•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潞簡王墓現《山海經》異獸

2015-09-09 09:12:00
來源:中評社
字號

  專訪南水北調工程河南段暨河南歷史文化活動系列報道之六

  

  潞簡王墓(中評社 徐夢溪攝)

  “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右手托著峙兒山”,中評社專訪南水北調工程河南段暨河南歷史文化採訪團一行人7日來到了明代藩王陵墓潞簡王墓。

  一進墓區,採訪團一行人都被墓區長達189.5米神道的兩旁的14對奇石怪獸給吸引了。許多只在《山海經》裏面描述出現的異獸也在這被還原呈現。獬豸,狻猊,麒麟等其他被神化了的怪獸,或立或蹲或臥,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這14對神獸,左右品種完全一樣,但公母有別。有一隻神獸長著鸚鵡的嘴巴,身上插著翅膀卻有著老虎的爪子,或許這就是平時我們所説的“如虎添翼”。還有一隻看似犀牛,卻少了犀牛角,渾身遍佈螺旋形卷毛,鬥志昂然。這一隻只神獸都千奇百怪,體現的是人類豐富的想像力。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是墓前石柱上的右聯“龍臥太行綿玉碟”中的“玉”字。這個“玉”字的一點比正常要高些,“後世猜測這是墓主要體現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導遊介紹説。

  “整個墓區雕刻著數不清的龍”,據導遊的介紹,潞簡王墓主要建築佈局與北京明皇陵基本相同,突破了等級森嚴的明王朝陵寢規定。(中評社、河南省臺辦、新鄉市臺辦)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