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正在編織的“水之夢”工程

2015-09-07 08:51:00
來源:中評社
字號

  中評社專訪南水北調工程河南段暨河南歷史文化活動系列報道之二

  

  9月5日下午,省南水北調辦副主任楊繼成向中評社專訪團一行介紹了南水北調工程相關情況。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點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視察黃河時對當時的黃委會主任王華雲説了這麼一句話。如今,南水北調,一個正在編織的“水之夢”工程就此啟動。

  我國北方地區地表水資源量只佔全國的16%,北方用水形勢異常嚴峻。而長江流域水量較為豐富,且地理條件非常有利於興建跨流域調水工程。經過考察論證、方案比選,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分東、中、西三條路線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中線工程在丹江與長江的支流漢江交匯處興建丹江口水庫,作為引水水源,至北京市團城湖,全線自流,渠道全長1277公里。中線工程主要解決京、津、冀、豫四省(市)的嚴重缺水問題,已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

  同時,“南水北調”還訂有管理條例,透過立法的方式,對整個工程進行工程保護、環境保護,例如,要求“先節水,再調水”、“先環保,再通水”,對水源地訂定污染治理標準,以及限縮采地下水,以及逐步封閉地下水井的方案等,對水資源加以立法管理,將工程開發兼顧生態、環境保護的進步觀念推向了新的境界。

  建設“南水北調”水利工程除了可以逐步緩解北方用水需求外,對於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水資源調配與糧食安全等,都具有重大意義。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