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願海南與花蓮常來常往”

2015-11-23 09:53:00
來源:海南日報
字號

  ■ 本報記者 王玉潔 周元

  11月21日,細雨濛濛,走在馮小剛電影公社“1942民國街”上,耳畔傳來民國時期的流行歌曲,路邊帶有繁體字廣告招牌的老商鋪讓臺灣同胞備感親切。

  在這一濃郁的懷舊氛圍下,臺灣花蓮縣縣長傅崐萁接受了海南日報記者專訪。連日來,帶著攜手前行的心願,傅崐萁偕同花蓮縣議長賴進坤,率縣政府一級主管及縣議會團隊一行40余人來我省參訪,學習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規劃及推廣經驗。

  “走在‘1942民國街’上,我仿佛看到了70多年前的中國。”傅崐萁認為此次到海南可謂不虛此行,他希望類似馮小剛電影公社的觀光旅遊可以在臺灣落地。

  從寶島臺灣來到風光旖旎的海南島,在傅崐萁看來,海南與花蓮有很多相似之處,這裡多民族融合發展,經濟、生態保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方面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來海南參觀的每一處可謂是處處有驚奇,處處有熱忱。”聊起這一趟行程,傅崐萁感慨萬分,三亞有夏威夷般的湛藍大海,適合長期旅遊度假養生;保亭依然存有完整的綠色植被覆蓋,真正的鄉村式度假村莊讓人驚喜。更讓人讚嘆的是,博鰲這個小小的漁村能在短時間內成長為亞洲領袖聚集的會議城市,向人們展現了一場華麗的蛻變……

  看到海南一片欣欣向榮,傅崐萁不止一次地説:“海南往前邁了一大步,我們要常來常往,共同學習,親上加親,為海峽兩岸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花蓮在有機農業和健康醫療方面卓有成效。對此,傅崐萁向記者分享了花蓮全力打造“觀光大縣、文創低碳城市”的施政理念,“我們主要以提升民眾生活品質為具體方針,著力發展綠色觀光産業。”傅崐萁介紹,在花蓮,他們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任何有污染的行業不能進入花蓮,可以説“有煙囪的工廠就不能進入花蓮”。所有稻田灌溉、農業耕作的地方不能設立工廠,著力用天然的陽光、空氣和水灌溉出有機産品。在嚴格的環境保護下,花蓮的有機大米品質優良。傅崐萁認為有機大米不僅提高了農産品的附加值,也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

  此外,花蓮縣不斷推廣綠色有機、環境保護和養生醫療整體發展,致力將花蓮打造成適合觀光度假、健康休閒的度假勝地。

  在傅崐萁眼中,海南與臺灣地緣相近、氣候相似、人緣相親,雙方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日益頻繁。傅崐萁希望雙方加強政企溝通,兩地優勢互補,共同分享在旅遊業、有機農業、醫療健康等産業先進的理念和發展成果。

  一路走來,傅崐萁認為海南與花蓮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他認為,正如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所説,目前海南正積極謀劃“十三五”,優良的生態環境是海南最大的發展後勁,背靠不斷富裕起來的13億國人市場,海南旅遊業、醫療健康産業前景廣闊。

  “我們願將經受的考驗和取得的經驗與海南一起分享。”傅崐萁對臺灣與海南未來的交流合作充滿期待和信心。

  (本報海口11月21日訊)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