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同胞這樣點讚我們大貴州!

2017-08-25 09:20:00
來源:多彩貴州網
字號

  8月21日至22日,為期兩天的第五屆“貴州臺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在安順市舉行,600余名來自兩岸的重要嘉賓、臺灣地區工商、農業、旅遊、健康養生、文創、民族文化等業界人士出席會議,共襄盛舉。

  懇談會期間,黔臺雙方多領域進行深入交流探討並達成多項合作,成果豐碩。黔臺經貿交流合作第五個年頭,與會臺灣同胞紛紛點讚貴州為兩地互利雙贏、共同發展作出的努力,以及近年來發生的喜人的變化。

  在黔臺商張孟洋説:“我趕上了貴州發展大數據的好機遇。”張孟洋今年剛來到貴州,主要從事移動終端雲存儲相關高新技術工作,現工作在貴陽國家高新區,其帶頭研發的手持終端同步設備受到了貴州乃至全國市場的一致好評。“我臺灣的朋友得知我來貴州工作了,都説我有眼光,趕上了貴州發展大數據的好機遇,”張孟洋説,大數據是新生事物,應用模式和産業模式都需要創新,需要試驗,需要人才,實踐證明,哪個地方給探索者發展機會和空間,哪個地方就能集聚人才,貴州具有包容創新的優質環境。

  在黔臺商錢三元説:“我就是衝著貴州’大生態’的名聲來的。”錢三元2012年來到貴州,主要發展無患子種植,目前産品已經投入銷售,現在已經擁有2萬畝的種植面積。在錢三元看來,貴州擁有得天獨厚的種植條件,種植的很多農産品長勢良好,不僅如此,貴州建設“大生態”的名片聲名早已在外,只要是在貴州生産的農産品,銷路都不愁。

  兩岸交流協會秘書長嚴富美表示:黔臺雙方在農業方面合作潛力巨大。嚴富美除了是兩岸交流協會的秘書長,她還有個身份——投資人。她帶頭推動將臺灣優良品種火龍果特色産業引入貴州,通過種植純化度高、自花授粉、具有獨特保健功能的臺灣火龍果品種,採取“科研+公司+基地+農戶”和標準化生産、産業化經營的發展模式,依託北盤江低熱河谷氣候優勢和秀美的自然風光資源,目前火龍果的種植面積已達到5000畝,畝産大概在3到4千斤,根據目前測算,畝産有3到4萬塊錢的收入,2016年在昆明農業博覽會上參展,整體反應非常好。“貴州生態美、氣候好,地質條件和臺灣有相似之處,不會有颱風等極度惡劣條件出現,同時又重視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産品種植,種種方面都體現出雙方在農業方面合作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嚴富美説。(賈過之 葛永智)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