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人珠海掘金 部分行業逐步成産業集群

2012-12-17 11:22: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位於珠江西岸的珠海市原是一個邊陲小縣,自從1980年被劃為經濟特區後,這個氣候宜人、風光旖旎的濱海城市吸引著眾多臺胞、海外華人的眼球,不少臺胞懷著夢想和希冀來此“掘金”。

  陳敬堯原是臺灣農業改良産業的講師,他在2011年1月來到珠海,以技術入股,與當地的萬花園藝展開闔作種植蓮霧。陳敬堯談及選擇到大陸發展的原因時説,臺灣土地資源有限,市場狹小,先進的蓮霧種植技術找不到適度發揮的空間。  為了給蓮霧找一個“理想的家”,經過一年半的探索,陳敬堯在這片希望的熱土上,成功將南洋種、泰國種等數種蓮霧進行雜交改良,從而培育出一種具備南洋種蓮霧風味口感及泰國種蓮霧不裂口、色澤艷麗等優點的新品種“紅翡翠”。

  果園裏陽光燦爛,巡查果園的陳敬堯不時指點果農剪枝、施肥,他用手扯過一條剛剛修剪過的枝條説:“如果風調雨順的話,到珠海種植蓮霧,與在臺灣種植相比,扣除所有成本後,預計平均每畝純收入能增長40%-50%的盈利空間。”

  與陳敬堯不同,臺灣商人彭仲斌來珠海20年,前十年承包裝修工程,2002年又轉行投資水果種植,他在珠海平沙投資了300多畝果園,其中200多畝種植芭樂,100畝種植蓮霧。

  彭仲斌認為,儘管珠海本地土質條件不如臺灣,但是隨著大陸百姓越來越富有,在這裡發展特色農業市場潛力更大,收入更可觀。

  彭仲斌告訴記者説,拿自己為例,這些年種植水果純收入每年能達到幾十萬元人民幣,這筆收入在大陸使用的話還是比較寬裕的。

  談到自己退出裝修工程的原因,彭仲斌稱自己更喜愛園林種植,因為常常能體驗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逸趣。

  臺胞張家瑋十幾年前來珠海,現在一家臺資遊艇企業擔任高管,他告訴記者,自己來大陸任職,同類企業同等職位比臺灣每月能多收入2萬台幣,除此之外,老闆還提供住宿及往返臺灣與大陸的機票等福利。

  數據呈示,珠海市自1985年11月引進第一家臺資企業以來,目前累計批准登記臺資企業980家,臺商協議投資總額近32億美元。經過20多年發展,臺資企業投資領域涉及電子資訊、機械製造、化工、生物科技、特色農業、遊艇等20多個行業,部分行業在珠海逐步形成了産業集群。(完)(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