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七屆海峽兩岸教師教育高端論壇在廣東舉行

2017-11-22 16: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湛江11月19日電 (梁盛 關天衝)第七屆海峽兩岸教師教育高端論壇18日至19日在廣東嶺南師範學院舉行,來自海峽兩岸41所高校的70多位師範大學校長和專家教授,圍繞“教師教育新境界”共同探討新時代的“新師範”建設。

  嶺南師範學院校長劉明貴認為,“新師範”主要體現在新形勢、新理念和新模式。新形勢是民眾對優質教育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是現代資訊技術對教師教育加深的滲透和融合,是教師教育領域日益深化的改革;新理念是樹立高師教育服務、引領基礎教育,實現職前職後培訓相統一,高師教育與基礎教育有機貫通,將師範教育真正轉型為教師教育,使高師教育與基礎教育形成相融共生、相伴成長的有機共同體;新模式是網際網路時代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應根據學生志趣調整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

  “良師興國,教師應成為社會清流的楷模,帶動社會的進步。”臺灣師範教育學會理事長吳清基指出,師範院校培育師資是開啟人才的工程。在“一帶一路”倡議、工業4.0時代、2025中國製造的引領下,需要更高層次的人才來推動建設和發展。新時代的教師教育要提供終身教育,加強通識教育,重視人文啟發教育,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引領良好的教育專業務實發展,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與教育專業化,才能培育出現代社會的專業師資。”臺中教育大學校長王如哲從師資培育的多元化到教師專業標準的建立,強調教師專業化發展要符合國際趨勢並與國際接軌,在師資養成及專業發展的各個階段形塑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彰顯教師專業工作者的形象。

  “中國大陸頂尖的學生報考的是金融、經濟等專業,報考師範的大都是中等的學生。”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于發友認為,新時代要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不斷增強教師的獲得感、尊嚴感和使命感,吸引更加優秀的學生從事教師行業,讓最優秀的人來培養更優秀的人。(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