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桂臺高校藝術創新研討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2022-12-12 14: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活動現場(圖片來源:廣西臺辦)
  台灣網12月12日訊 近日,科學技術賦能傳統民族文化——桂臺高校藝術創新研討會在廣西南寧舉行。來自兩岸學界、藝術界的13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下現場出席+線上視頻連線方式,與主會場的廣西高校師生和在桂臺師臺生代表一道,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藝術創新研討。
  研討會以科學技術賦能傳統民族文化為主題,設置“科技如何改變傳統民族文化的敘事方式”“新興技術與傳統技藝的關係”“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如何促進兩岸民心相通”“科技影響下桂臺高校藝術教育的未來”4個議題開展研討。
  廣西大學副校長范祚軍、廣西桂臺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林承格出席並致辭。廣西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長鄭志鵬,中國著名雕塑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教授隋建國,臺灣中華兩岸文化交流促進會秘書長黃仁傑,臺灣農努國際有限公司總裁、臺北廣西同鄉會榮譽顧問白仁傑分別作“科學與藝術之交融”“3D數字技術在雕塑實踐中的應用”“科技+藝術在兩岸文化交流中發揮的作用”“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如何促進兩岸民心相通”的主題或主旨演講。
  與會專家圍繞科技如何改變傳統民族文化的敘事方式、新興技術與傳統技藝的關係、科技影響下桂臺高校藝術教育的未來等議題,結合自身所從事的研究和工作領域進行了研討和交流。
  林承格在致辭中表示,希望桂臺青年攜起手來,深化拓展兩地文化交流,充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新起來、動起來、活起來,共同弘揚民族文化、彰顯民族精神、展示民族團結、增進民族共識,促進民族精神凝聚、民族文化共生、民族文化産業共榮,增強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范祚軍表示,桂臺兩地擁有獨具特色的傳統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和而不同的傳統民族文化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形成了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根基。在飛速發展的智慧時代,通過對傳統民族文化和科技發展的碰撞與交融進行探討,為桂臺兩地的傳統文化賦予新的發展理念與方向,讓桂臺兩地青年獲得美好的心靈體驗和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基。(台灣網、廣西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