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青黃河遊記”:參觀南水北調穿黃工程、探尋阿膠工廠的秘密

2022-06-17 14: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參觀南北水調穿黃工程(圖片來源:山東省臺港澳辦)

  台灣網6月17日訊 6月15日,參加“臺青黃河遊記”主題活動的兩岸青年代表與記者繼續“江北水城、運河古都”之旅,一起探尋這座運河水城的秘密。

  參觀南北水調穿黃工程 領略世紀工程

  臺青們首先來到位於聊城市東阿縣的南水北調東線穿黃工程點,在這裡臺青們了解到該項工程的目的是打通南水北調東線穿黃河隧洞,並連接東平湖和魯北輸水幹線實現調引長江水至魯北地區,同時具備向河北省東部、天津市應急供水的條件。

  據了解,穿黃工程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東平湖和北輸水千線的關鍵控制性項目,在整個東線工程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

  遊黃河故道 看黃河岸邊小山村的歷史變遷

  山東聊城東阿縣的艾山村是一處坐落在黃河岸邊的偏僻小山村,千百年來寂寂無聞。然而,近幾年,艾山村與山東工藝美院合作,挖掘整理艾山村村莊特色、人文歷史、民俗風情,建設了“艾山記憶”村史館、南大街景觀提升、村莊標識形象設計等項目,按照“建舊如舊”的原則重建艾山村大禮堂和艾山小學,引進東阿阿膠黃河文化館項目,全方位宣傳展示黃河文明及康養文化,展現艾山文化和民俗風情獨特底蘊。

  艾山村依然在變。如今,艾山村正致力於打造成集黃河風情體驗、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文化展示于一體的生態旅遊特色村,展現生態美、産業興、村民富的鄉村振興新模式。

  打卡東阿阿膠世界 探尋阿膠背後的秘密

  自古以來,人們就有用阿膠補充氣血的習慣。東漢時期的孔融,在《同歲論》裏面就表達了東阿阿膠的妙用,可以説從東漢時期,阿膠就已經深受喜愛了。

  在中國阿膠博物館內,採訪團一行參觀了具有收藏價值的陳年阿膠,同時還了解到,正宗地道的好阿膠,是靠原料和工藝來“驗明正身”的,原料一定要選擇100%純驢皮和獨一無二的東阿水。

  隨後採訪團一行來到東阿阿膠現代化的生産車間體驗了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的有機融合。智慧化、自動化的生産線,不僅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更大大提升了産品的産量和品質。鮮制阿膠工坊裏的線上下單,現場熬製也使採訪團成員們眼前一亮。

  而東阿阿膠體驗工廠則融合了智慧機器人、全息投影、4D等多媒體技術,演繹了千年阿膠風采,讓遊客體驗工業4.0帶來的科技震撼以及“三生三美”的亮麗園區。(台灣網、山東省臺港澳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