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賞一盞燈 潮城臺灣一家親
中國臺灣網2月15日訊 2月12日晚,美麗的鵑湖邊,硤石燈彩流光溢彩,夜色格外迷人。“我們在海寧很好,你們不要挂念,元宵節到了,衷心祝願平安健康,虎年行大運!”手里捧著“福”字小燈籠,駱威霖帶著妻子和夥伴們一起通過視頻,向臺灣的親人道上祝福。
駱威霖1987年出生在臺灣,現在已經成了浙江嘉興海寧女婿。他小時候迷上了輪滑,正是輪滑把他帶進了海寧這座城市。2008年,他來海寧參加亞錦賽獲得冠軍,第二年又在海寧奪得了世錦賽冠軍,2015年,他正式執教海寧國際輪滑運動中心,成為一名專業教練。
在這里,他認識了潮城姑娘金依婷,倆人產生了愛情的火花,兒子已經7歲了。在海寧有了一個幸福的家,他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目前手頭學員有30多名,一半以上獲得過全國冠軍。“今年秋季,杭州亞運會就要在家門口舉行了,我的隊員中將有一兩位徵戰亞運會,向世界展示海寧輪滑的魅力。”駱威霖滿懷信心說。
“看,每盞燈下還有謎語,我們一起猜猜看。”張昭瑩一家三口剛走進燈會漂亮的大拱門,就被眼前一盞盞造型各異的硤石燈彩吸引住了。張昭瑩2002年來海寧,在鹽官開了一家農莊,第二年,妻子也跟了過來,一對兒女就在海寧長大。他說,孩子從進幼兒園,上小學,到升入中學,這一路成長,感謝海寧當地政府的關心和幫助。“海寧是一座溫暖的城市,兒子就快要高考了,我們都希望他在大陸上大學,因為他的小夥伴們都在海寧。”
2012年,張昭瑩弟弟一家四口、媽媽和姐姐也一起來到了海寧。弟弟做音樂培訓,事業發展得也不錯。在他們的影響下,他們的很多臺灣朋友也關注起了海寧,送子女來這座城市發展,已經有七八位朋友的孩子,在張昭瑩的農莊實現了“過渡”,現在分別從事餐飲、電子產品開發等工作。“元宵節象徵著團團圓圓,今晚我們就一起向家鄉親人報聲平安。”張昭瑩說。
“受疫情影響,在嘉興的不少臺灣同胞已經有兩個春節未回家了,雙方都挂念著彼此。海寧硤石燈彩,已有2000多年歷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為元宵佳節江南著名燈會。今天我們通過燈會和臺灣的家人共賞花燈、共賀佳節,希望兩岸親人團圓美滿,祝福祖國繁榮昌盛。”海寧市臺辦負責人說。今年春節,也是海寧連續第六年向臺灣南投縣送去硤石燈彩,參加元宵燈展。在臺灣的海寧同鄉會成員特意趕去賞燈,消息傳過來後大家感動不已,一致表示:“今晚的視頻我們要抓緊制作,爭取在元宵節當晚送給臺灣的親人,兩岸共賞一盞燈”。(中國臺灣網、嘉興市臺辦聯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