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江蘇省發佈“2021年蘇臺融合發展十大亮點”

2022-01-28 11: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月28日訊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江蘇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蘇臺交流合作碩果滿滿,蘇臺融合發展亮點紛呈。

  1.2021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成功舉辦

資料圖(台灣網發)

  12月7日,2021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在南京成功舉辦。本次峰會以“把握新格局,共用新機遇”為主題,在南京市和臺北市分設主會場,500多位兩岸嘉賓以視頻連線方式參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發來賀信,對峰會召開表示祝賀,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副理事長張平等在南京出席年會。作為兩岸企業界最有影響的交流平臺,峰會的成功舉辦彰顯了在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下,兩岸企業期盼加強交流合作的強烈願望,體現了兩岸企業家攜手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的共同意願。2021年,第二十屆中國(蘇州)電子資訊博覽會、第十六屆臺商論壇、長三角兩岸企業家(泰州)溱湖論壇等一系列蘇臺經貿交流活動成功舉辦,涉臺平臺載體活力持續釋放。

  2.蘇臺經貿交流合作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資料圖(台灣網發)

  2021年,蘇臺經貿合作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良好勢頭,全省吸引利用臺資連續18年位居大陸前列。一大批臺資龍頭項目在江蘇謀篇佈局、深耕發展。投資50億元的鵬鼎高端智慧製造項目、慶鼎高密度印刷線路板項目加快建設,臺積電投資28.87億美元增加28nm晶片産能,友達光電增資18億美元擴充産能。江蘇臺企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厚植企業高品質發展優勢。目前該省共有66家臺企獲地區總部、功能性機構認定,佔全省總數的近五分之一;省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臺企數達83家;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32家;高新技術認定有效期內臺企897家;24家在蘇臺企成功上市(掛牌),數量位居大陸前列。

  3.30家在蘇臺企獲第三屆“江蘇省紫峰獎”

資料圖(台灣網發)

  11月,第三屆江蘇省紫峰獎頒獎儀式在蘇州舉辦,30家在蘇臺企獲獎。作為大陸唯一一個面向臺資企業頒發的省級表彰獎項,紫峰獎的頒發是對臺企融入江蘇經濟、為該省經濟高品質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肯定。紫峰獎共設置6類獎項,分別是出口貿易領軍企業獎、納稅貢獻領軍企業獎、現代服務業領軍企業獎、成長型企業獎、青年創業企業獎、科技創新企業獎,每個獎項各有5家企業獲獎。據統計,本屆紫峰獎5家出口貿易領軍企業,2019至2020年度出口貿易總額超過2250億元人民幣;獲得納稅貢獻領軍企業獎的5家企業,在評選週期納稅額合計超過55億元人民幣;獲科技創新企業獎的5家企業均為高新技術企業,合計擁有有效發明專利569項。

  4.昆山探索兩岸産業合作先行先試步伐加快

資料圖(台灣網發)

  2021年,《昆山深化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條例》正式實施。12月,昆山試驗區部省際聯席會議第九次會議召開,會議議定11條支援昆山試驗區建設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昆山在探索兩岸金融合作領域步伐加快,強化金融對深化兩岸産業合作的支撐作用,創新工作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大陸首筆人民幣對新台幣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避險産品順利開展,全省首家兩岸合資消費金融公司蘇銀凱基正式開業,總規模50億元的臺商發展基金專項用於支援臺企轉型升級及臺灣青年創業。

  5.蘇臺企業合作聯盟創新構建兩岸企業共贏“生態圈”

資料圖(台灣網發)

  蘇臺企業合作聯盟自2020年底成立以來,堅持為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大膽探路,推動臺企、民企、國企以聯盟為平臺,加快融合發展、合作共贏步伐。一年多來,聯盟聚焦江蘇16個先進製造業集群,成立5G、整合電路、新型顯示、汽車及零部件等7個專項産業聯盟,共舉辦蘇臺5G、整合電路、汽車及零部件、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等專題産業對接活動10場,吸引蘇臺兩地近600家企業參與,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超60個,有力推動在蘇臺企深度融入重點産業、積極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助力提升兩岸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打造兩岸企業合作共贏“生態圈”。

  6.江蘇服務“金字招牌”持續擦亮

資料圖(台灣網發)

  江蘇積極推動率先落實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政策,持續細化相關工作舉措,不斷擦亮江蘇服務“金字招牌”。2021年,江蘇率先在大陸各省(區、市)為臺灣同胞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提供同等待遇,有超過2萬名臺胞在蘇接種;是大陸唯一在省級層面為臺胞返陸提供機制化便利安排的省份;出臺“農林22條措施”申報指南,指導臺資農業企業用足用好政策;成立江蘇省首個涉臺民商事糾紛調處中心,不斷滿足涉臺商臺企糾紛化解需求;協調提升臺灣居民居住證使用便利,在蘇臺胞的幸福感、安全感、歸屬感進一步增強。

  7.全方位服務台青實習就業創業

資料圖(台灣網發)

  江蘇大力支援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是臺灣青年“登陸”首選地之一。首屆長三角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成功舉辦,為兩岸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政策支援、融資貸款、技術轉移、輔導培訓、宣傳推廣等全方位、深層次服務。2021台灣大學生江蘇實習就業特訓營中省內近200家單位提供1200多個優質實習崗位,吸引了近400名臺灣大學生參與。海峽兩岸青年環太湖交流活動、海峽兩岸(蘇州)青年文化月等,以街舞、音樂會等兩岸青年喜聞樂見形式,為蘇臺青年交流搭建平臺。全年江蘇新增臺青創業項目超170個。

  8.“雲端交流”聯結蘇臺同胞情誼

資料圖(台灣網發)

  克服疫情影響,2021年,蘇臺兩地借助雲端實現交流“不斷流”。一年來舉辦“雲課堂”“雲直播”“雲分享”等多種形式的“雲端”交流活動50多場次,加深相互了解,增進同胞情誼。3月,以“‘非遺’文化與青年傳承”為主題的“青雲邀約,暢享未來”蘇臺青年雲分享會在南京舉辦。6月,“方艙醫院與防疫體系”視訊交流活動為蘇臺兩地搭建防疫經驗分享平臺。8月,以“江蘇風、文化根、兩岸情”為主題,2021海外臺灣青少年“雲中看江蘇”網上夏令營活動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菲律賓等近百名海外臺灣青少年、老師及家長參加。9月,以“志願服務中的青年擔當”為主題的蘇臺青年“雲”分享活動在無錫舉行。12月,以“吳韻漢風雲聚江蘇”為主題的2021海外臺灣青少年“雲中看江蘇”網上冬令營成功舉辦。

  9.品牌活動共尋兩岸同胞心靈根脈

資料圖(台灣網發)

  2021年,江蘇各地充分發揮當地歷史文化優勢,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加強交流溝通,在共同的文化記憶中厚植同胞深情、增進心靈契合。南京成功舉辦《孫中山與中國共産黨人》主題展、孫中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拍攝製作《一張圖 興國夢》歷史文獻紀錄片;宿遷創新開展“宿臺同框 兩地連‘縣’”主題宣傳,探尋共同姓氏文化、酒文化等;第三季“兩岸大V跟著詩詞走江蘇”活動中大V們線下打卡、線上互動,共同向兩岸網友分享自己與詩詞、與大運河的故事;海峽兩岸中秋燈會在昆山啟幕,兩岸同胞共賞精美花燈,共敘同胞深情。

  10.精彩活動助力臺胞融入“美好江蘇”

資料圖(台灣網發)

  2021年,江蘇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活動,助力在蘇臺商臺青加深對大陸經濟社會日新月異發展的認知,提升臺胞紮根江蘇的自豪感以及深耕大陸“加碼”發展的自信心。6月10日,“感知美好江蘇臺協會長南京行”活動在南京舉辦,來自江蘇各地臺協會和臺青會代表30余人走進南京鋼鐵廠、登上南京長江大橋,在與南京知名企業、地標性建築的近距離接觸中,感知南京乃至整個江蘇歷史的變遷、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9月23日至24日,全省臺商學習弘揚張謇精神研修交流活動在南通張謇企業家學院舉行,50余位在蘇臺商、民營企業家代表通過現場觀摩、專業授課、交流互動等方式學習弘揚“張謇精神”,攜手共促江蘇經濟高品質發展。 (台灣網、江蘇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