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川“臺農”徐進發:後疫情時代讓農業有了更多可能性

2021-10-29 14: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徐進發與臺生在天府農博園合影(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10月29日訊 “我一直堅持只有人才振興,鄉村才能振興。”秉承這個理念,臺灣人徐進發日前邀請到18位來自四川大學的臺籍學生,一起“玩”起了鄉村“變形記”,走進天府農博園開展研學活動,通過“現場教學+主題分享+心得交流”等形式,從鄉村振興角度感受天府魅力。

  徐進發2015年因川臺農業合作論壇而與四川結緣,疫情前,他常往返川臺之間,致力於將臺灣精緻農業與科技農業技術、理念與四川進行在地融合。疫情後,他選擇留在四川,將事業的重點放在了本土鄉建人才的培養上。近期,他又萌生了讓在四川的臺灣青年通過感知鄉建增加對這裡發展認識的想法。

  “讓年輕人認識到‘農納千業’是這次研學活動的意義”徐進發表示,自己紮根四川農業多年,從“川臺農業合作鄉村振興臺灣專家智庫”到成都新津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産業導師、天府農業博覽園鄉村振興研究院特聘專家,再到如今開啟自己的創業路。徐進發認為是四川鄉村的快速發展,讓自己的事業有了更大的舞臺。“今年是鄉村振興元年,後疫情時代催生的許多新場景、新應用,讓農業有了更多可能性。”

  徐進發説,這次參加活動的臺青都是非農業專業,有新聞學、醫學等,“這樣的跨界正是農業發展所需要的”,他舉例,有學醫的同學看到了未來農業對大健康發展的機遇;學新聞的同學發現了隱藏在農田的潛力,表達希望學以致用為農業盡心力;也有看過臺灣花東鄉村的臺青感慨,大陸的觀光農業才更讓人震撼,希望將所見所聞帶回臺灣進行結合和推廣……“從大家的心得分享中,看得出同學們都有很用心地在思考,也給出了許多好的建議,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新農人’的潛力”,徐進發説。

  受此輪疫情影響,第七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延遲舉辦,原本要在論壇上作經驗交流的徐進發加快了自己“高效蔬菜園”創業項目的步伐,也對論壇有了更多的期待:“希望到時候我不再是只有感受體會可以談,更能為大家拿出我紮根四川農業的誠意之作”。(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