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大學生參加江蘇鎮江實習就業體驗活動感言多

2021-07-23 16: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大學生進高校參觀機器人表演(圖片來源:鎮江市臺辦)

  台灣網7月23日訊 “相約醋都 放飛夢想”2021台灣大學生鎮江實習就業體驗營日前在江蘇省對臺交流基地——鎮江西津渡隆重開營。本次實習營以“手拉手、心連心、創未來”為主題,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組織開展,吸引了近30名臺灣大學生實習鍛鍊。

  鎮江市近10家單位為本次實習營活動提供了20多個優質實習崗位支援本次活動,涵蓋國有企業、臺資企業、事業單位,涉及科技、金融、文創等多個行業和領域。通過“進高校、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進基地、進園區”活動,同學們親身感受“鎮江風、文化根、兩岸情”,親身感受鎮江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親身感受鎮江宜居宜業宜遊的濃厚氛圍,之後紛紛發表感言。

  剛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究生邱冠鈞説:江蘇是富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省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是杜牧當時描寫江南風光的經典七絕,今日參訪的江蘇大學座落于鎮江,之所以落在鎮江而不是南京,是由於民國初期時的首都設立在南京,因此當時經濟第二發達的鎮江便成為當時江蘇省的省會城市,鎮江是座富有歷史與文化底蘊的城市,古往今來出了許多文人雅士以及知名典故,透過此次參訪活動以及與當地同學交流,不只讓我們更了解鎮江的發展歷程,同時也促進了兩岸青年之間的情感,江蘇大學是教育部、農業農村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聚集了江南地區諸多莘莘學子前來學習,其中圖書館是一座綜合性高的多功能圖書館,學習環境優美、舒適,設施完備、先進,實現了集“藏、借、閱、查、咨、育”六種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式服務,且擁有良好的網路環境、資訊基礎環境及數字化資源,可為讀者提供多層面、多渠道的文獻資訊服務,在學校圖書館漫步沉浸在書海之中,讓我感受到當地同學對於求知的渴望,也促使我需要更加努力向當地優秀同學看齊,因為這次活動才能夠有幸進入這所優秀的學校參訪,因此非常感謝主辦方的用心安排。

臺灣大學生參觀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圖片來源:鎮江市臺辦)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就讀本科的吳佩軒感言:西津古渡依山臨江,滾滾江水繞岸而過。在鎮江遊學,西津渡社區讓人印象頗深。磚石鋪成的小路和樓屋,觸摸其斑駁,好似聽到了滾滾濤聲,聽到了古時的渡口人來舟往的吆喝,聽到了歷史車輪磨礪的聲音。在西津渡社區,登高望遠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齊的磚石樓屋,在陽光下閃爍著年代的古韻。時間並沒有使它褪色,在經歷風吹雨打,反而愈發熠熠生輝。

  在西津渡社區,熱情友好的工作人員帶領我們參觀了點茶、泥叫叫、古琴製作以及表演。點茶和泥叫叫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説都是新鮮事物。點茶,講究的是心靜手細,製作後的茶湯沫久為上;泥叫叫則是泥塑的一種,通過吹響,達到驅魔祈福的心願祝福。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古琴了。在我看來,在西津渡社區這一蘊含著悠久歷史古韻的祥地,伴隨著古琴的樂響,我暢想高山流水天涯覓知音,迷戀李白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之感,世間為天地與我,呼嘯樓宇山川之間,枕星月入眠。

  在西津渡社區的一段小小旅程,給我留下深刻念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今日照我還。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就讀本科的高正筠感言道:揚中位處鎮江東部,長江中下游,“上善若水,自強不息。”是它的城市精神。這次借著兩岸交流的機會第一次來到這裡,初步入揚中的新農村建設就令我十分訝異。這裡的建築特色鮮明,一片片的別墅區,若不説應該沒人能發現這裡竟是農村的一隅。我們也進入了其中一棟別墅進行參觀,別墅內部備有黨支書辦公處,也可看出村內對於黨政事務的重視。在參訪時,也才知道這雖然是個農村,西班牙駐華參贊夫人克裏斯蒂娜夫人以及摩洛哥駐華公使等28個國家的60余位駐華使節都曾經到過這裡留念,新農村建設已經成為揚中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我們也參觀了許多70年代左右的老文化。在揚中的幾個老房子裏,藏著許多上世紀人的回憶,在參觀時也可看出收藏著對於這些收藏品的認真維護,雖然我對於許多文化沒有親身體驗過,但看到這些標語與小物件還是感到很有趣,感受到那時的孩子們平時玩的是哪些遊戲,學習時由會學習到哪些知識,相信若是同個年代的人看到這些收藏品必會産生更大的共鳴。在這次活動裏了解到這個有魅力的地方,謝謝主辦方的認真安排!

  來自南京大學就讀本科的張文琳講:在鎮江的一角,有幾位懷著理想與熱情的臺灣企業家,帶領著眾多充滿熱情的員工,默默地為國家做著渺小卻有意義的事情。領先電子公司之行讓我近距離感受到了流水線的高效,還有“made in China”背後中國人的辛勤勞動。

  透過參觀學習,我認識到領先電子能夠創造出這天如此輝煌驕傲的成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企業的管理理念令人信服。領先電子有限公司作為私人企業,管理規範程度高,工人服務意識強,生産效率高,企業負責人思路開闊,具有遠見卓識,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注重技術實力,注重企業發展潛力,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二是企業精神極具優越。“團結拼搏,求實奉獻”的企業精神,讓員工感到團隊的力量是偉大的,以至於他們更努力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與技術創新中。三是員工本身的工作理念強。企業每位員工都本著永恒的發展,永恒的服務理念去對待自我的工作,注重技術管理方面的自我發展,在企業負責人的領導下,齊心合力共同把企業推向國際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

  在見識到領先電子為社會進步的投入以及對品質與服務的堅持,讓我們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憧憬,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臺灣青年甚至是我們也能為其中一員來到這裡,為祖國的繁榮出自己的一份力。

  即將就讀華僑大學研究生的彭祥軒寫道: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地處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可謂人傑地靈,物寶天華。它始成于三國時代,唐代起具有完備的渡口功能,距今約1400年曆史,依舊保存完整,是我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渡歷史街區。完整保存的傳統民居和歷史風貌賦予它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江上救助組織遺址“救生會”,到充滿西洋風情的西洋建築群“英國領事館”,再到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元代過街喇嘛塔“昭關石塔”處處體現著鎮江特有的津渡文化以及租界文化,這裡還被中國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譽為“中國古渡博物館”。時間的光點溫柔地擁抱那一件件亞克力玻璃中的古器,影影綽綽:于鎮江出土的西周宜侯夨簋、玄妙的青銅鳥蓋壺、精緻的牙雕和鐵畫等都令人嘆為觀止,每一件文物無不都嘆渺歷史滄海之一粟。漫步在西津渡古街,路邊的玻璃罩下是康熙年間、清代早期的“一眼千年”,為我們展現了千年來路面的變遷;如今眾多商家、酒吧進駐,為我們展現鎮江古代與現代融合文化的一面。順著老街步行,街的正中央是昭關石塔,形狀像一個瓶子,昭關石塔借助鎮江當地的山水地形,為西津渡古街增添了一絲佛教色彩。穿梭在街上的人雖然穿著現代,但從踏上青石板路的第一步開始,從深深的車轍印痕之中,此情此景就把大家帶回了笙歌曼舞的那個年代。作為臺灣學生很榮幸能來到鎮江西津渡古鎮,當我走在擁有久遠歷史的青石板路上,讓我回憶起的是家鄉臺灣的九份老街,一樣古老的路面,人影錯落,花燈錦簇,我不由想起兩岸文化一脈相承的共同之處,是浸染在血液中的文化共鳴。

臺灣大學生參觀奇美化工園區(圖片來源:鎮江市臺辦)

  來自復旦大學就讀研究生的王雲感言説:這次來鎮江參觀了在鎮江新區,傍著長江、毗鄰跨江五峰山長江大橋的一家臺資化工公司——奇美化工。有著兩萬畝地的工廠園區,規模宏偉、壯觀,奇美的自動化技術,將無謂人力資源降到最低,實現高端技術人員的保障,園區內工人一千余名,但是技術工人只有百來人。奇美的企業理念“讓幸福充滿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他們製作的産品可以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他們的理念伴隨著産品足以延續、傳遞到人們的內心。

  由公司領導播放了奇美化工的企業理念影片,以及鎮江奇美化工園區影片,讓我們更多認識奇美、了解奇美進而對奇美産生親切感。不只奇美的企業理念吸引我們,還有領導也讓我們感受溫暖,他為人和藹可親,帶著一口臺灣鄉音,讓我們倍感親切。進廠參觀時,考慮到天氣炎熱以及進廠的服裝規範,領導讓我們坐在大巴上認識園區,並且有行政主管細心講解,讓我們對奇美化工園區有更深刻更詳細的了解與認識。最後,領導也熱情的邀請我們以後來這邊上班。以前我們對於化工廠的印象就是許多大罐子加上大量的黑煙,而這次參觀也讓我們見到了許多高科技儀器,增加了我們的課外知識,拓寬了我們的眼界,實踐性地了解工藝流程,對奇美化工有了更深入了解。

  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安排與對接企業,讓未來選擇留在大陸創業、就業的我們有更多的選擇,謝謝。(台灣網、鎮江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