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商點讚四川發展:瓜甜不甜,投資者感受最真實

2019-04-28 16: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林伯豐接受媒體採訪。(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林伯豐一行實地考察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眉山産業園。(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4月28日眉山訊 “你們到眉山參觀,是不是眉開眼笑?這裡這麼多機會。”4月23日,在結束“知名臺商臺企眉山行”活動後,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秘書長、臺灣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瑞隆笑著問到同行的臺灣企業家。像陳瑞隆這樣有感四川發展的臺商臺企還有很多。

  在4月23日至24日舉行的“走進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活動中,百餘位來自臺灣工商協進會、臺灣工商企業聯合會等臺灣行業協會負責人和電子資訊産業知名企業,感受到了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的蓬勃發展和四川機遇。“四川是我們要尋找的發展快速的區域”正成為大家的共識。

  據了解,截至2018年底,四川全省累計登記註冊臺資企業2137家,項目投資總額196.84億美元。同時,四川是西部地區臺資企業數量最多、投資額最大、擁有涉臺園區最多的省份。

  是什麼吸引眾多臺企臺商的到來?他們與四川有著怎樣的故事?

  投資大陸14城市

  5大優勢讓臺玻在成都賺最多

  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所經營的臺玻集團早在2002年就在成都市青白江區投資2.6億美元設立了臺玻成都玻璃公司,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浮法玻璃生産基地。

  2011年臺玻集團追加投資2億美元在青白江區成立臺嘉成都玻纖公司,以業界産能最高、耗能最低的拉絲及織布技術,生産電子級玻璃纖維,作為印刷電路板的原材料。目前臺玻集團玻纖總産量佔全球18%。

  林伯豐表示,他之所以放眼和投資四川,在於五點:

  第一,四川市場廣闊;

  第二,專業人才資源豐富,四川依託眾多高校提供大量高端人才資源,林伯豐表示:“我們在大陸的19個工廠裏,四川這邊的高端人才流失是最少的。”

  第三,交通通江達海,目前四川鐵路港、航空港、內河航運完備,為貨與人的進出提供便利。

  第四,政府服務高效,林伯豐表示:“政府上下都全心全意為經濟發展服務。”

  第五,四川在工業規劃中的超前、環保意識。

  林伯豐透露,“臺玻的發展,離不開四川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援。目前在成都的投資項目,是臺玻在大陸效益最好的事業體。”也正基於此,此次林伯豐四川行更是有備而來——在“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推介會”上當場宣佈,臺嘉玻纖計劃在“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成都産業園再投資1.8億美元的玻璃纖維絲及布項目,預計到2020年玻璃纖維年産量將達到7萬噸,屆時成都將成為大陸最大的玻璃纖維絲、布生産基地。

  臺商情係家鄉看好四川宜居宜業

  “瓜甜不甜,投資者感受最真實”

  臺灣真善美創新投資公司總裁楊登貴在臺灣出生長大,但父親是成都人。楊登貴長期耕耘産學研合作,所經營和投資的企業涉及醫藥、材料等高精尖領域。他曾多次來川參訪考察,四川的宜居宜業讓他與家鄉親上加親。這次,他在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眉山産業園投資近10億元人民幣,進行醫藥、材料研究製造。

  走遍大陸各個地方的科技園區,楊登貴打趣地將園區政府比喻為賣瓜的,而投資入園者為吃瓜的。“園區政府對園區環境和政策了解最清楚,但永遠説他的瓜最甜。“瓜甜不甜,投資者感受最真實”,他以自己在眉山的項目為例,説明園區政府為臺商服務效率之高。

  除了和林伯豐一樣看中四川高校資源和中高端專業人才流失少的優勢,楊登貴還盛讚四川宜居宜業:“房價適中,是人才留得下的非常現實的因素”。對於公司中層員工而言,大陸部分地區的居住成本、環境不理想,而四川、成都這邊房價相對合適,同時相關配套的教育、娛樂等設施完備,居住環境宜人。“這對於創新公司留住人才來説至關重要。”

  楊登貴表示,“一帶一路”為四川帶來了新的機遇,特別是中歐班列的開通,彌補了四川海運上的劣勢。同時,四川的人才環境也讓他非常看好。此次,楊登貴計劃在眉山落地3個項目,總投資10個億,包括一個材料項目和兩個醫藥項目。“前一個項目在昨天已正式投産,後兩個項目預計在5月投産。”

  數字經濟潛力無限

  臺商看好四川萬億級電子資訊産業集群

  在臺灣從事電子資訊産業的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秘書長、臺灣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瑞隆,近年來幾乎每年都與四川結緣。他説,四川整體的經濟增長、産業發展,讓人“非常的驚艷”,四川作為西部發展最為迅速的地區,應該是臺商在大陸佈局一個非常重要的點位。2017年底,四川獲批設立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更是方便了臺商在四川進行投資佈局。他鼓勵臺商西進,來四川投資興業。

  陳瑞隆表示,資訊産業是産業創新的源泉,並促進其他産業升級轉型,是帶動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引擎,過去10餘年來,兩岸在電子資訊産業方面有著廣泛且深入的合作,基礎良好。四川的電子資訊産業已經有非常完整的佈局,該産業産值全世界佔有一定的地位。發展至今,電子資訊産業正面臨升級壓力,如何把握髮展趨勢,讓四川的電子資訊産業實現高速發展,川臺兩地可就此開展深入合作。他十分看好川臺間加強整合電路生態體系和智慧裝備製造産業的合作。

  同樣看好數字經濟發展的還有前來參會的臺灣臺灣物聯網協會理事長梁賓先,他認為成都能成為首批5G試點城市,就是電子資訊産業綜合實力的印證。他認為,未來數字經濟會成為關鍵生産因素。“作為為全球各垂直行業智慧賦能的技術,5G將深入各行各業,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進而推動行業變革。”梁賓先説,各賦能行業整體投融資規模及數量增長趨勢明顯,5G帶動的間接經濟産出規模將達十萬億,而與5G深入聯動後的交通、工業、視頻娛樂、教育、醫療等領域投資機會無限。(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楊登貴(左一)接受媒體採訪。(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責任編輯:王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