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川舉行“走進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活動

2019-04-25 09: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走進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活動在四川成都舉行。(圖片來源:四川臺辦)

  台灣網4月25日訊 4月23日,由四川省臺辦承辦的“走進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活動在四川成都舉行。作為“2019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動共包括“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推介會”和“知名臺商臺企眉山行”。來自臺灣工商協進會、臺灣工商企業聯合會等臺灣電子資訊産業知名企業及行業協會負責人,四川省直部門及相關市負責人近150人參加推介會。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陳放出席推介會並致辭。(圖片來源:四川臺辦)

  “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必將迎來新的春天,我們共商川臺産業合作大計正逢其時”,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陳放出席推介會時表示對川臺産業合作充滿期許,要從機遇共用和環境營造兩方面著力,持續搭建川臺産業合作平臺。他介紹,四川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天府新區等一系列重大歷史機遇交匯疊加,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為川臺兩地産業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和舞臺,為臺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在大陸持續發展創造了難得機遇。

  陳放強調要持續深入抓好“31條措施”和“川臺70條”政策落地落實,秉持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理念,積極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切實讓廣大臺胞臺商在川學習生活、就業創業和投資合作與當地居民和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推介會現場,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和臺玻集團董事長林伯豐宣佈成都臺嘉玻纖將投資1.8億美元(約12億元人民幣)發展玻璃纖維絲/布項目。

  “目前在成都的投資項目,是臺玻在大陸效益最好的事業體。”林伯豐表示,一直關注並看好“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的發展。此次增資擴産後,預計到2020年玻璃纖維年産量將達到7萬噸,屆時成都將成為大陸最大的玻璃纖維絲/布生産基地。

  “我出生在臺灣,但我祖籍是成都”割捨不斷的鄉情,成為了臺灣真善美創新投資公司總裁楊登貴在四川投資的初心。四川快速的發展和政府高效的政務服務能力,堅定了他持續投資四川決心。4月20日,他在眉山産業園投資了3個項目,分別為高分子材料生産項目和2個醫療項目,投資金額10億元人民幣。高分子材料生産線正式投産,另兩個醫療項目預計今年5月投産。

  楊登貴表示,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良好的投資營商環境和高效的政務服務能力,園區配套速度快。楊登貴表示,四川擁有大量的高素質勞動力資源、豐富的高校與科研資源、高效且開放的政府和廣闊的市場,是一片不可錯過的投資熱土,希望家鄉越來越好。

  推介會當天,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一區三園” 相關負責人作推介發言,兩岸與會嘉賓共謀機遇、共話合作。隨後還舉行了“知名臺商臺企眉山行”活動,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秘書長、臺灣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瑞隆一行和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臺玻集團董事長林伯豐一行專程前往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眉山産業園,深入了解園區發展建設情況,並與相關負責人進行合作項目對接洽談。

  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于2017年12月27日成立,由國臺辦、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授牌,包括三個産業園:成都産業園、德陽産業園和眉山産業園。自成立以來,合作區與臺灣展開了積極交流合作,涵蓋商貿物流及臨港配套服務業、高端製造業、金融及文創等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及食品加工類企業等領域,推進了兩岸産業深度對接,在産業集聚發展、創新平臺建設、合作水準提升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為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和實現轉型升級創造了良好發展機遇和廣闊市場。

  據統計,截至2019年第1季度,合作區三個産業園共新增臺資項目33個,投資總額近100億元人民幣。(台灣網、四川臺辦聯合報道)

四川省臺辦副主任張軍主持推介會。(圖片來源:四川臺辦)

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和臺玻集團董事長林伯豐致辭。(圖片來源:四川臺辦)

推介會上,臺灣真善美創新投資公司總裁楊登貴作主題演講。(圖片來源:四川臺辦)

推介會現場。(圖片來源:四川臺辦)

[責任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