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對臺經貿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改革開放40年德州市對臺工作綜述
台灣網3月22日德州訊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在德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德州對臺經貿合作特別是臺資企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規模由小到大,行業由單一到多領域,由一般聯繫到全面對接的發展歷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摸索中慢慢起步
第一家臺資企業在德州落戶。1993年3月10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臺灣第一大紡織公司——臺元紡織有限公司與德州第三棉廠合資興建了德州元濟紡織有限公司,總投資6048.16萬美元,合同臺資4536萬美元,註冊資金3189萬美元,是當時山東省紡織行業最大的合資項目。經過2年建設,1995年6月23日,德州元濟紡織有限公司舉行了盛大的開業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陳雲林、山東省省長李春亭、裕隆集團董事長吳舜文女士等中央、省市領導和臺灣貴賓蒞臨德州參加開業儀式。2004年該企業被省臺辦評為“山東省十大臺資企業”。
1995年6月21日,德州元濟紡織有限公司舉行開業儀式。(圖片來源:德州市臺辦)
德州第一部惠臺政策出臺。1993年1月,地區行署專門出臺了《德州地區行政公署關於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優惠政策規定》,為吸引臺商來德州投資興業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德州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成立。2009年12月5日,德州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成立,晉德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永龍當選為第一屆會長,協會的成立為進一步促進德州與臺灣經貿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臺。
2009年12月5日,德州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成立。(圖片來源:德州市臺辦)
在發展中呈現高潮
魯臺(德州)現代産業合作懇談會持續舉辦,打造活動品牌。1996年開始舉辦首屆德州市經貿洽談聯誼會,1999更名為德洽會。為進一步打開我市與臺灣經貿交流的新格局,2007年,經過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決定每年德州市經貿洽談會期間單獨召開魯臺(德州)經貿合作懇談會,採取“會中會”形式舉辦。2007年9月20日-21日,由省臺辦、德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市臺辦承辦的2007首屆魯臺(德州)經貿合作懇談會在德州舉行。截至目前,該活動已成功舉辦了十二屆,已成為山東乃至北方地區重要的對臺經貿交流盛會。
2018魯臺(德州)現代産業合作懇談會現場。(圖片來源:德州市臺辦)
精準對接,臺資企業紛紛落戶。2005年9月,魯臺會期間,德州市招商辦、臺辦聯合舉辦魯臺(德州)經貿合作懇談會,全國最大的緊固件生産企業---晉億集團董事長蔡永龍先生應邀到德州參會並到平原縣參觀考察,平原縣委、縣政府得知該企業有意在北方佈局投資設廠,抓住這一機遇,主動爭取,市臺辦帶領平原縣有關領導多次到嘉善拜訪,積極邀請蔡永龍來平原考察設廠,最終使該項目落地。
2008年5月10日,晉德有限公司在德州市平原縣舉行了開業典禮。(圖片來源:德州市臺辦)
2011年,市臺辦了解到臺灣藍天集團正在大陸佈局百腦匯資訊廣場項目的資訊,積極與臺灣藍天集團取得了聯繫,邀請該集團來德州考察。經過雙方積極洽談,2011年8月16日,項目簽約成功;2011年,臺灣旺旺集團看準德州與臺灣兩地經貿合作繁榮發展的大好前景,在齊河臺灣工業園區投資建設了旺旺工業園項目,現已成為旺旺集團在大陸最大的乾果生産基地,在亞洲投資的産出規模最大、生産設備最先進的項目;2008年,世界第二大自行車生産企業美利達工業有限公司在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設立美利達自行車(山東)有限公司;臺灣憶聲電子在臨邑縣投資華憶職業技術學校;東莞方皓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德城區投資設立德州博旺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臺資企業相繼落戶。
德州百腦匯資訊廣場奠基儀式。(圖片來源:德州市臺辦)
臺資發力,助力德州經濟發展。截止2018年底,全市累計批准臺資企業224家,總投資16.1億美元,引進臺資11.67億美元。其中,晉德有限公司、美利達自行車(山東)有限公司、德州元濟紡織有限公司、德州博旺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德州百腦匯電子資訊有限公司五家臺資企業被山東省臺辦、山東省經信委、山東省商務廳評選為“山東省百強臺資企業”。齊河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美利達自行車(山東)有限公司、晉德有限公司三家臺資企業入圍“全市民營企業百強”和“全市民營企業納稅百強”。美利達自行車(山東)有限公司在大陸取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德州博旺五金製品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還有多家企業被評為省級、市級高新技術企業。臺資企業在德州市備受重視,在增加財政稅收、緩解就業壓力、帶動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支援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臺資企業已然成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搭建對臺經貿新平臺
2005年,平原縣率先開始籌建臺灣工業園區,積極打造新的臺商聚集地。2007年6月22日,“山東省(平原)臺灣工業園”批准成立,佔地4平方公里。同年10月,齊河臺灣工業園掛牌成立。11月,臨邑縣臺灣工業園區成立。至此,我市已分別在平原、齊河、臨邑建立了三個省級臺灣工業園區。全市三個臺灣工業園建立後,園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大力加強園內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實現“九通一平”,入駐企業不斷增加,臺商集聚效應逐步形成。(台灣網、德州市臺辦聯合報道)
2007年8月8日,山東省(平原)臺灣工業園揭牌儀式。(圖片來源:德州市臺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