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毫不動搖地堅持積極防禦戰略思想

2017年04月19日 10:15:20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是我們黨軍事戰略思想的基本點,是我軍一貫堅持的總方針和剋敵制勝的法寶。習主席指出:“積極防禦根本在防禦,要義在積極。”防禦,是指在戰略上採取自衛立場,建立抵禦侵略、捍衛自身利益的戰略態勢;積極,是指重視戰爭準備和戰役戰鬥上的攻勢行動,通過戰役戰術上的進攻達到戰略防禦的目的。積極防禦,就是堅持戰略上防禦和戰役戰鬥上進攻的有機結合。這是對我們黨戰爭指導藝術的繼承和發展,實現了資訊化條件下戰爭指導和我軍戰法的重大創新。

  攻防基本規律的內在要求

  堅持戰略上防禦和戰役戰鬥上進攻相結合,是對進攻與防禦辯證關係的深刻把握。進攻和防禦是戰爭活動的兩種基本形式,是敵對雙方達到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基本手段,貫穿于戰爭的始終。進攻和防禦是對立的,進攻是為了摧毀對方的進攻力量,防禦是為了抵禦和抗擊對方的進攻;進攻和防禦又是統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並存,既沒有單純的進攻,也沒有單純的防禦;同時,進攻和防禦是相互轉化的。堅持戰略上防禦和戰役戰鬥上的進攻相結合,一方面強調總體上是防禦,但具體作戰行動不囿于防禦,應視敵之威脅程度採取積極的攻勢行動;另一方面強調要充分利用戰略防禦所佔據的道義制高點和造成的有利態勢,適時地把戰略防禦導向戰略反攻和戰略進攻,堅決打贏戰爭。這大大深化了對攻防辯證關係的認識。

  堅持戰略上防禦和戰役戰鬥上進攻相結合,是對攻防時空特性的清晰把握。進攻和防禦都離不開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持久戰與速決戰是進攻和防禦在時間長短上的表現,一般説來,強者主張進攻的速決,弱者主張防禦的持久。內線與外線是進攻和防禦在空間位置上的表現,內線是防禦一方的作戰線,外線是進攻一方的作戰線。持久與速決、內線與外線,既相互對立、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戰爭年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把進攻和防禦放在特定的時空之中,運籌帷幄,導演了一幕幕用兵如神的戰爭活劇。堅持戰略上防禦和戰役戰鬥上進攻相結合,就是要堅持把戰略上的持久戰與戰役戰鬥上的速決戰有機統一起來,充分考慮敵我實力差距,依託遼闊戰場空間和雄厚戰爭潛力,把敵人拖進持久戰之中,以空間換時間,以戰役戰鬥的速決保證戰略持久的實現,進而積小勝為大勝。這是對作戰形式的豐富和拓展。

  堅持戰略上防禦和戰役戰鬥上進攻相結合是對攻防力量轉化規律的科學把握。戰爭是力量的競賽,強勝弱敗是永遠不變的規律。同時,強弱具有相對性,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革命戰爭年代,在革命力量弱小、反革命力量強大的情況下,我們黨在戰略層次上實行防禦,在戰役、戰鬥層次上實行進攻,以戰爭的正義性、戰爭指導的正確性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逐步改變了敵強我弱的戰略態勢,最終打敗了國內外一切強敵。這既是由弱變強、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也為新的歷史條件下進攻和防禦運用提供了重要借鑒。

  我們黨攻防思想的創新發展

  新形勢下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有著豐富的時代內涵,形成了覆蓋進攻與防禦的作戰指導、戰略戰術、戰爭準備等方面的完整思想體系,全面創新發展了我們黨關於進攻與防禦的思想。

  堅持以防禦為根本。新形勢下,習主席深刻把握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的發展變化,明確積極防禦根本在防禦,強調堅持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堅持防禦、自衛、後發制人的原則,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有利於我們掌握政治和外交主動,有利於以武止戈,保障國家和平,也能夠使我們避免陷入戰爭泥潭。這為我們牢牢堅持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提供了科學指導。

  在“積極”二字上做文章。防禦不應當是消極的。恩格斯明確指出“最有效的防禦仍然是以攻勢來進行的積極防禦”。新形勢下,習主席強調,積極防禦要義在“積極”,並領導制定了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把軍事鬥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資訊化戰爭上,突出海上軍事鬥爭和軍事鬥爭準備;指出要進一步拓寬戰略視野、更新戰略思維、前移指導重心,整體運籌備戰與止戰、維權與維穩、威懾與實戰、戰爭行動與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注重深遠經略,塑造有利態勢,綜合管控危機,堅決遏制和打贏戰爭。這大大地豐富了積極防禦的時代內涵。

  搞透現代戰爭制勝機理。戰爭的制勝機理,就是制服對手、打贏戰爭的最基本規律。只有能動地運用現代戰爭的制勝機理,才能取得攻防勝利。新形勢下,習主席準確把握資訊化戰爭快速發展的大勢,指出制資訊權成為奪取戰場綜合控制權的核心,一體化聯合作戰成為基本作戰形式,平臺作戰、體系支撐,戰術行動、戰略保障成為現代戰爭的顯著特點,戰爭進入發現即摧毀的“秒殺”時代,運用精銳力量實施精確作戰的特徵更加突出,作戰指揮日趨扁平化,等等。這深刻揭示了新戰爭形態的特點規律,為有效實施防禦和進攻提供了理論支撐。

  兵民是勝利之本。積極防禦戰略是人民戰爭的産物,開展人民戰爭是進攻和防禦發揮作用的最基本條件。針對資訊化戰爭平戰一體、前後方一體、軍民一體的顯著特點,習主席強調,不論形勢如何發展,人民戰爭這個法寶永遠不能丟;要把握新的時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新特點新要求,創新內容和方式方法,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堅持兵民是勝利之本,推動戰爭動員以人力動員為主向科技動員為主轉變,把戰爭潛力轉變為贏得戰爭的強大實力;發揮民兵和人民群眾特有優勢,提高軍地聯合行動能力。這深刻揭示了取得攻防勝利的力量源泉,為人民戰爭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

  打贏未來戰爭的根本遵循

  習主席關於積極防禦的重要論述,是打贏未來資訊化戰爭的根本遵循,我們要切實以習主席的戰略思想為科學指導,轉化為強大精神力量,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使命擔當抓備戰謀打贏。

  堅持戰略服從政略。戰爭是政治的繼續。當今時代,軍事和政治的聯繫更加緊密,在戰略層面上的相關性和整體性日益增強,政治因素對戰爭的影響和制約愈發突出。處理好戰爭和政治的關係,事關國家命運,必須堅持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

  敢於以劣勝優、以弱勝強。武器裝備雖然是戰爭制勝的重要因素,但決不是決定性因素。無論科學技術怎麼發展,戰爭中起決定因素的依然是人而不是物。堅持戰略上防禦和戰役戰鬥上的進攻相統一,就要不畏強敵,敢打善戰,始終堅持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堅持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有什麼條件打什麼仗,堅信正義力量能夠打敗強大但非正義的反動力量,以非凡的革命膽略和高超的指揮藝術,打贏未來戰爭。

  提高實戰能力。落實好戰略上防禦和戰役戰鬥上進攻相結合的思想,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制勝本領、強化打贏能力。我們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準備打仗,切實提高駕馭和應對未來資訊化戰爭的能力。堅持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緊盯作戰對手抓訓練,著眼勝敵制敵抓訓練,大力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準;堅持靈活機動、自主作戰的原則加強戰法演練,有針對性地創造和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做到劍不如人劍法高於人;堅持居安思危,立足最複雜最困難情況做好全面應對戰爭的準備,努力掌握軍事鬥爭主動權,為化被動為主動創造條件;把日常戰備工作提到戰略高度,保持常備不懈的戰備狀態,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