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黃炎培談中共成功之道

2017年04月12日 09:35: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1945年黃炎培訪問延安,最著名的莫過於與毛澤東的“窯洞對”。毛澤東以民主“破”黃炎培提出的歷史週期率成為一時佳話。

  實際上,黃炎培對延安的人和事還有很多意味深長的記述。從延安歸來後,黃炎培寫了延安五日日記,也就是當時引得洛陽紙貴的《延安歸來》。察微知著,從這些細微觀察中能慢慢品味中國共産黨是如何從延安走向奪取全國勝利的,也能給我們提供深刻的歷史啟示。

  關於延安的社會環境,黃炎培記述道:警察是沒有見過。遊民,他們叫做“流氓”,也絕對沒有的。標語很少,或者竟可説沒有,有的是街上宣傳小品。

  關於延安的人物,黃炎培觀察入微,形象地描述道:不論男女都是制服,女子學生裝短髮,都代表十足的朝氣。當地老百姓衣服都很整潔,絕對沒有衣衫襤褸的流浪者。

  至於中共重要人物,黃炎培是如此描述的:毛澤東先生,以我看來是一位思想豐富而精銳又勇於執行者。朱德先生厚重溫文,一望而知為長者。鼎鼎大名的各位高級將領,外面沒有見過的,總以為個個都是了不得的猛將,説不盡的多麼可怕。料不到,他們都是從沉靜篤實中帶著些文雅,一點沒有粗獷傲慢樣子。和他們天天見面談笑,真是古人所説“如坐春風中”。

  關於延安的政治作風,黃炎培客觀地表示:我們在延安,倒自由自在的。要到哪,看哪人,都絕對自由。不需要帶路,你就自己去。毛澤東先生説,要向老百姓學習。

  黃炎培總結道:延安五日所見,當然是距離我理想相當近的。中共現時所走的路線,不求好聽好看,切實尋覓民眾的痛苦,尋覓實際知識,從事實際工作,這都是我們多年的主張。我認為中共有這些表現,並沒有奇異。集中這一大群有才有能的文人武人,來整理這一片不小也不算大的地方,當然會有良好的貢獻。

  黃炎培的細微觀察和深刻總結,道出了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原因。如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仍需繼承黨的優良傳統,自我革新,與時俱進,帶領億萬人民邁向民族復興的美好明天。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研究室宣教局)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11日 18 版)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