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中國代表著全新的道路和無限的可能”

2017年03月13日 08:08:55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原標題:“中國代表著全新的道路和無限的可能”

  中國兩會持續引發海外專家學者、投資機構和政府官員關注。多位海外“大咖”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闡述他們對政府工作報告、兩會熱點話題的看法。他們表示,政府工作報告為世界經濟帶來了信心,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有益範例”。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繼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主動擴大對外開放等,將有助於中國經濟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為世界貢獻“真金白銀”。

  目標務實為世界注入信心

  塞內加爾經濟專家蘇萊曼薩勒認為,在西方經濟復蘇緩慢的大背景下,中國用6.7%的增長和對全球增長逾30%的貢獻率證明了中國經濟的活力與能量,也體現了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充足潛力與光明未來。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顯著,中國製造的科技含量與附加值也在提高。目前在非洲,像亞吉鐵路這樣的大型項目,實現了中國製造、中國標準、中國管理的“一條龍”服務。對於渴望發展的非洲各國來説,中國代表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和無限的可能。

  蘇萊曼薩勒表示,對於非洲國家來説,中國獲得的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增加就業、新建基礎設施等方面成就令人羨慕,中國經驗值得非洲各國認真學習。中國目前在積極提倡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並深化國際産能合作,這對非洲是重大利好。非洲期待著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全方位合作,實現真正的互利共贏;期待發展中國家攜手共同進步。

  凱投宏觀經濟分析師海倫表示,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向外界釋放了中國經濟增長內核依然強勁、中國金融風險總體可控的信號。此前有分析認為,倘若中國實際面臨的金融風險較高,政府今年將降低增長目標,專注于管控風險。目前看,6.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既顯示了中國繼續充當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的信心,同時亦表明瞭國內金融風險仍在可控範圍之內。

  南非非洲問題專家庫阿庫認為,考慮到美國政府日益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傾向和目前仍然較為疲軟的世界經濟環境,中國政府設定的6.5%經濟增長目標依然堪稱“雄心勃勃”,為世界經濟帶來了“正能量”。他認為,中國政府對2017年即將面臨的各種挑戰心中有數,並且已在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庫阿庫稱,中國政府致力於使經濟發展沿著更加多元化、更加現實和審慎的道路前行。

  沙烏地阿拉伯經濟規劃部官員薩利赫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是世界把握中國經濟脈絡和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今年的報告向世界表明,中國經濟發展依舊強勁、穩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薩利赫説,報告中最吸引他注意的是有關中國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相關內容,以及推進國際貿易和投資的有關表述。薩利赫認為,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對沙特和世界其他國家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非常重要。沙特和中國都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支援者,兩國近年來的經濟合作已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在世界經濟面臨較多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中國和沙特分別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和“2030願景”。中沙兩國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具有較強互補性,兩國在發展戰略上的對接將為兩國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同時有助於沙特加快實現經濟轉型。

  深化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經濟學家顧清揚表示,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重心是在經濟穩定中尋求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去年總體經濟已經完成預期目標,即在改革中求穩,在穩中促改革,實現了經濟穩健增長。最近兩個月的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均有所復蘇,説明市場對整體經濟的信心在恢復,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的一個表現。

  而且,顧清揚認為,中國將2017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6.5%,也是為了有更多精力實施改革,體現了中國將在經濟增速之外,更加注重經濟發展品質。

  “中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在油氣資源、建築、農業和海洋經濟等領域出臺了一系列配套設施。”南蘇丹駐南非使館外交官西蒙認為,非洲國家應從中把握機遇,抓住中國深化改革帶來的紅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副主任馬庫斯羅德勞爾指出,中國經濟處於促進增長與推進改革並重的時期,自由貿易對中國格外重要。人民幣去年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在貿易結算中的利用越來越廣泛,這將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由此也反映出中國在國際金融治理體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羅德勞爾表示,自由貿易的發展對於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意義重大,特別是對於正處在既要促進增長又要推進改革的中國經濟格外重要。

  羅德勞爾對中國在開放資本賬戶方面取得的進步、金融業務多元化和決策者的思維活躍程度表示稱讚。他指出,提升貨幣政策框架、促進財政改革、強化金融部門、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將使中國資本賬戶的開放程度進一步加大。

  進一步擴大開放利好世界

  德國聯邦議院德中議員小組主席達格瑪施密特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標準高水準建設11個自貿區,這對中國的合作夥伴而言是利好消息。中國的“十三五”規劃不僅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明瞭道路,還將強化中國在國際社會的作用。這不僅需要進一步開放市場,而且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包括建立自貿區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胡逸山表示,在世界經濟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加大了對沿線各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投資力度。

  胡逸山表示,在美國對自由貿易熱度減退的情況下,世界急需一個經濟大國來繼續推動全球自由貿易,中國在這方面可謂當仁不讓。中國可倡導加快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談判進程,進而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

  法國外貿銀行經濟學家希爾萬認為,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有益範例”。多邊經貿平臺、自貿區試點、“一帶一路”建設等鼓勵性政策,將對參與其中的各國經濟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文/郭 凱 陳 博 蔡 淳 宋博奇 劉 威 蔡 淳 朱 旌 王志遠 劉 威 李鴻濤)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