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能否駕馭好課堂,是對官員能力的一種檢驗

2017年03月03日 15:46:16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原標題:能否駕馭好課堂,是對官員能力的一種檢驗

  領導幹部上講臺是一個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延續性的重要問題

  現在有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被寄予希望的青年一代,正在受西方某些政治思潮影響,其中一部分人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角色定位正在發生著某些異變,尤其體現在保持戰略定力方面,成為最薄弱的環節。他們年輕氣盛,思想活躍,自我意識彰顯欲高漲,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強大的現代傳媒又總能讓他們很容易地獲取巨量的資訊。但是,我們又知道,青年人缺乏歷練,思維的系統性不強,感性有餘,理性不足,應然的邏輯判斷能力強,實然的現實分析能力差,這一切都使他們容易被一些有悖于社會主義的思潮侵蝕,甚至被某些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延續性問題上,學生的思想引導和教育顯然不容忽視,否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還能走多久就成為必須令人擔憂的重大問題。

  院校教育,象牙之塔,老師的知識結構,理論多於實踐,不能不説在解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性。而領導幹部大都具有深厚的政治素養、理論根基,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高屋建瓴地講解和剖析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能夠從項層設計的高度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因此,毫無疑問,他們是極為寶貴的教育資源,走上講臺可以彌補院校教師的很多不足與缺陷,與院校教師一起形成人才培養合力,這對於青年學生全面正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刻了解和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涵和制度優勢,增強社會責任感,承擔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使命有著極為重要意義。

  領導幹部上講臺是一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有效方法

  中國共産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準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它最終體現在領導幹部的能力和水準上,也是老百姓對中國共産黨執政能力最直觀的體驗。而領導幹部上講臺,正是知識分子精英團體對領導幹部能力的一種檢驗。

  首先,它是對領導幹部政策把握能力的檢驗。關於領導幹部上講臺的主要任務,《關於領導幹部上講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有明確規定,主要是黨中央最新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高校師生關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但是領導幹部上講臺,不是就一般的政策性問題泛泛而談,而是要就廣大青年把握不準的政策性問題進行權威性解讀,這裡涉及中央政策的變化幅度、中央政治立場的精準定位等關鍵問題,這就要求領導幹部自己對於這些敏感問題不能一知半解,不能含糊其詞,而是要有著強于一般人的政策把握能力。

  其次,它是對領導幹部的理論思維能力的檢驗。領導走上講臺,變身為講師,原來所習慣的指令性、要求性的話語表達方式就不再適應講臺要求,高校是青年精英聚集地,思想活躍,看問題角度獨特,思考問題有較高的深度,讓領導幹部站上高校的三尺講臺,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就要求領導幹部要用縝密思維、嚴密的邏輯,將道理説清説透,要用超越一般的理論分析能力讓學生們信服。

  最後,它是對領導幹部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檢驗。領導幹部平日的工作通常都是實踐問題,即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如何有效地貫徹落實于具體的事物之中,因此較少潛心研究理論與實踐的邏輯關係,特別是如何將這種複雜的有機關係厘清講透,而更多專注實踐效果。然而,學生的思想塑造卻是以理論的徹底性為先導的,以理論與實踐的契合為方法的,它就要求領導幹部必須能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的理論性講清楚,必須能把路線方針政策與現實矛盾的關聯性講清楚,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必須具備極強的理論聯繫實際能力,而不是誇誇其談,浮于表面。

  因此,領導幹部上講臺,是對領導幹部綜合能力的一次檢驗,也是黨的執政能力與執政水準的一次展示。而更為重要的是,如果這一制度得以落實,它起到的不僅僅是檢驗與展示作用,更是推動作用。它推動的不只是講課者本人能力素質的提高,而且能夠推動整個領導幹部隊伍的成長和發展。因為,領導幹部上講臺所産生的示範、引領作用,會直接推動每一名領導幹部能力素質的提高:一是推動了領導幹部必須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提高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把握能力;二是推動了領導幹部必須要關注群眾關心的問題,系統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群眾關心的問題;三是推動了領導幹部必須要樹立勤政、親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而這一切,都是黨的執政能力與執政水準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體現。

  領導幹部上講臺是一步一舉兩得的好棋,它一方面的確是能夠“進一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但更重要的方面是,可以通過這一活動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推動整個幹部隊伍的建設,增強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落實好領導幹部上講臺制度必須抓好關鍵性環節

  任何偉大的理想目標,最終都要落實到具體工作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我們的所有成就,都是幹出來的。這裡的關鍵,就是始終注重抓落實。如果落實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針、政策、措施也會落空,再偉大的目標任務也實現不了”。領導幹部上講臺,從理論上講是一步好棋,而這一步好棋能否産生好的效果,關鍵在於落實,即將這一盤棋下好。而落實這一舉措,必須要抓關鍵性環節,否則必然流於形式而難以收到預期效果。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開的全國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領導幹部上講臺提出了具體要求,即“各地黨委書記和有關部門黨組書記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師生接觸,多去高校作報告,回答師生關注的理論和現實問題”。這事實上已將上講臺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佈置給領導幹部。

  首先,必須使每一名領導幹部意識到這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但更是一個時不我待且擺在議事日程的具體工作。任何政策的出臺都是形勢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現的,它説明政策本身已經成為非常緊迫的現實需要,《意見》的出臺,同樣如此。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角度來説,由於我國正處於經濟轉軌的關鍵時期、社會轉型的加速期,必然導致思想理論領域呈現出十分活躍複雜的狀態,黨的指導思想與多元化社會思潮也在不斷碰撞升溫,而西方敵對勢力對中國意識形態的滲透又不斷加大,從而使得意識形態領域鬥爭呈現出尖銳的複雜性。因此,加強思想塑造和教育的針對性、現實性、時效性,一刻也不能耽擱。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方面説,由於社會矛盾的凸顯、四風問題的突出、部分黨的高級領導幹部貪腐行為的惡劣影響,中國共産黨的形象和執政能力不斷受到人民群眾的質疑。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力反腐,狠抓治理整頓,黨內政治生態得到極大的凈化,黨內政治生活也展現出新氣象,贏得了民心和讚譽。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晰地認識到,很多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很多問題的糾正永遠在路上,黨的建設一刻也不能放鬆。

  其次,必須要讓領導幹部十分清醒地認識到上講臺不僅是一種政治責任,也是一種制度要求。按照既定的思維方式,領導幹部上講臺並不是領導幹部本職工作,即使是《意見》本身,也沒有嚴格劃分領導範圍。此外,面對思想活躍、人格獨立的大學生,講課本身對於領導幹部而言無疑是件頗具挑戰性工作。對此,很多領導幹部一定存在不少的疑慮和擔心,具體反映在講什麼、怎麼講、講多深上,即內容和尺度把握等都是問題,同時,講得好自然臉上有光,而講得不好定會造成負面影響,凡此種種,這就極易使部分領導幹部會以工作任務重或者工作衝突為藉口躲避授課安排。對此,落實《意見》不能僅靠領導幹部的政治覺悟去推動,而是要把《意見》變成一種制度,使其具有強制性、普遍性、規範性、長期性,明確授課領導幹部範圍和授課頻率,不能搞變通,不能搞例外,使上講臺成為每名領導幹部的政治任務,成為考察每一名領導幹部任職能力的重要指標。唯其如此,才能將領導幹部上講臺落到實處,抓出效果。

  再次,必須站在貫徹群眾路線的高度,在強調授課效果增強課堂互動性上下功夫。領導幹部上講臺所要實現的目標,不僅僅是強調領導幹部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援,它本質上更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延展深化,它可以拉近青年學生與領導幹部的距離,也是展現領導幹部精神風貌和能力水準的平臺與窗口,不僅有利於增強青年學生對黨的信任,也可增加群眾對領導幹部能力的認同。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在授課過程中,不能只是拿張講話稿,照本宣科式地發發言,或者像佈置工作式地講講話,講官場話、講客套話,甚至空話和廢話滿天飛,而是要放下架子,轉變角色,用通俗易懂的話語、生動鮮活的例子,把課堂當成一個平等對話的場所,將課講得深入淺出。其中,互動環節的設置與充實,是領導幹部上講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既能使學生與領導幹部進行深入的交流,增強教育引導的針對性、有效性。關鍵的是,還可以成為檢驗領導幹部理論功底深不深、政策水準高不高、口才好不好、應變能力強不強的試金石,通過領導幹部上講臺,可以使那些有才華、有思想的領導幹部突出出來,而對這些方面欠缺的領導幹部也可起到很好的督促、鞭策或淘汰作用。

  最後,必須站在為黨建為教育負責的立場上建立完善評課和反饋機制。評價和反饋是檢驗任何政策後果的關鍵因素,也是推動政策落實的關鍵力量,將《意見》落到實處,避免領導幹部上講臺流於形式,就必須建立評課和反饋機制。這一機制必須在三個層面上進行,三位一體,互為補充。一是在領導機關層面上進行,以對領導幹部上講臺的政策落實帶有一定程度的強制約束性;二是在專家層面上進行,以對領導幹部的講課品質有一個相對權威而中肯的評價;三是在受眾層面上進行,以幫助領導幹部完成一次對自己能力的審視。評課與反饋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採用課外研討的方式進行,也可以使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還可以將領導幹部授課視頻放到網路上,讓受眾共用並以品評的方式進行,不一而足。《意見》出臺一年以來,各地各部門都有一些有效的評價方式可以借鑒吸取,無論採用什麼方式,目的是將《意見》落到實處,以科學的方式、有效的手段推動領導幹部上講臺活動的深入開展。

  總之,提出領導幹部上講臺顯然是一步好棋,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下好這盤棋。很多發達國家的政府官員,大都是玩得轉職場、上得了講臺的兩棲人才,而其中一些重要官職多來自於大學教授,他們成為官員後仍經常走入校園,就相關問題進行授課並受到普遍歡迎。儘管我們的領導幹部不一定都具備大學教授的講課水準,但其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完全可以駕馭課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傳播者和解讀者。只要在領導幹部上講臺的制度設計和規範上下功夫,這盤好棋即可下活、下好,不僅有利於領導幹部隊伍的素質建設,更有利於黨的形象建設、執政能力的提高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健康發展,事關重大,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並以切實有效的方式落實。

  (作者分別為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戰略與安全研究所執行所長,教授、博導;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基礎部政治理論教研室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領導幹部上講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15年7月23日。

  ②姜朝暉:《領導幹部上講臺值得期待》,人民網,2015年8月10日。

[責任編輯:李帥]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