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蓄積人才之力 托舉鄉村振興

2022-11-09 08:2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郭強(陜西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陜西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中心研究員)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就強調:“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多年來,我國一直沒有放鬆對新型職業農民、鄉村幹部、科技人才、鄉土人才等各類人才的培育,持續開展精細化培訓,實施定向培養計劃,激發“存量”人才潛能。早在2010年,國家層面就印發《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啟動實施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培養計劃。目前,一支有6000多人規模、學科專業佈局合理、整體素質能力強、自主創新能力強的高層次農業科研人才隊伍已經建立起來。

  與此同時,我國大力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創新培育模式和路徑,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新時代十年,鄉村人才振興成效顯著。農村創新創業日漸活躍,相關數據顯示,2200多個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建成,累計1120萬人返鄉回鄉參與創新創業。在國家政策引導和推動下,鄉村人才隊伍培育及建設不斷加強,本土人才培育、城市人才下鄉、專業人才服務的鄉村人才發展格局的構建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呼喚更多優秀人才參與其中,共同貢獻智慧與力量。這要求我們把人才振興放至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完善鄉村振興人才發展政策,加快蓄積人力資源,以人才之力為鄉村振興加油。

  精心匯聚人才。各地要因地制宜,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明確用人需求清單,同時不斷創新人才招募方式,拓寬發現人才渠道。在此基礎上,做到不拘一格延攬人才,引導大批優秀青年返鄉創業、紮根“築巢”,當好“頭雁”。除了廣受關注的大學畢業生、大學生村官等,鄉村能賢等群體也值得關注,他們熱愛鄉村、理解鄉村,在親緣、人緣、地緣方面有獨特的優勢,能在引資引智、産業發展、基層治理等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相信各類人才會聚發展沃野之際,也定是鄉村振興活力無限之時。

  用心留住人才。釋放人才活力,引進人才只是第一步,更要用心用情留住人才。一方面,當地要在公共服務、人居環境、軟硬設施等方面多下功夫、補齊短板,正視鄉村人才在住房、醫療、子女就學等配套服務方面的現實困境與需求,並給予有力的政策引導與保障,解決好他們的後顧之憂,增強他們的歸屬感、認同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還當構建相應的人才培養機制,豐富培訓課程及服務供給,以此實現對人才的賦能,充分釋放他們的人才潛能,實現更大價值、取得更大成就。

  專心用好人才。推進鄉村振興,就要鼓勵年輕人發揚敢闖敢幹的創新精神,敢於讓年輕人“挑大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而鼓勵創新,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容錯機制的支撐,多為人才鬆綁,包容失敗,讓各類人才可以心無旁騖地潛心研究、矢志探索。

  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匯聚不竭動力與智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美好願景定會早日實現。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