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

2022-11-08 08:2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陳文匯(北京林業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洋(北京林業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發展,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人類現代化發展道路和人類文明形態發展方向所作出的原創性貢獻。北京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人與地、人與綠色空間、人與野生動植物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任務更加艱巨。構建和諧共生的宜居城市,不僅是北京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而且對全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為“地球生命共同體”建設貢獻中國經驗與中國智慧。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北京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主要體現在生態效率不斷提高、綠化率不斷擴大、水資源不斷優化、資源垃圾化水準提高、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美麗鄉村”逐漸增多。然而作為高密度超大型城市,北京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突出,“大城市病”凸顯,生態修復歷史欠賬多、問題積累多、現實矛盾多,生態保護修復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這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在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亟須從“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的整體視角出發,強化頂層設計、突出規劃引領,積極探索首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和轉型發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徑,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國際化大都市”,切實築牢首都生態安全屏障,全面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和人類福祉。

  “山水林田湖草沙”空間合理佈局是北京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國際化大都市”的基礎條件。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北京市作為快速發展和人地矛盾問題突出的城市,更加需要合理安排“山水林田湖草沙”空間佈局,構建生態安全格局。要以“一屏、三環、五河、九楔”的綠色空間結構為基礎,強化西北部山區重要生態源地和生態屏障功能,以三類環型公園、九條放射狀楔形綠地和九大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分佈區為主體,通過河流水系、道路廊道、城市綠道等綠廊綠帶相連接,形成“一屏、三環、五河、九楔、九田、多廊”的市域生態空間結構;進一步結合自然資源類型、生態系統受損退化程度及生態保護修復目標的差異等,細化二級生態修復分區;通過區塊為主、條塊結合的方式,統籌生態修復分區內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類生態要素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北京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基石。北京野生動植物種類達2600多種,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生物多樣性保護家底厚實。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北京持續擴大綠色生態空間,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通過城市綠化隔離帶、城市公園等綠色空間改造與模擬,構建城市野生動物生息繁衍區域。要將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穿插種植于每一片適宜的生態空間,通過補植食物源植物,構建喬灌草多層次複合微生態體系,建立公園、小區的食物、水源投喂裝置,小微濕地建設等形成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為人與動物和諧共生提供基礎條件;以建設生物多樣性之都為目標,以生態修復為措施,合理佈局空間與配置條件,鼓勵更多單位和個人參與,讓詩意棲居夢照進更多人的現實;同時,對標國際前沿、對接國家戰略、對準社會需求、對照現實問題,立足北京自身特點和發展定位,堅持推進城市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將首都建設成為全球頂級生物多樣性都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窗口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首善之區。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是北京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國際化大都市”的內在動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離不開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認識和遵循,“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應成為人類生産生活的行為規範。要通過全體社會成員共同行動,全面貫徹綠色發展觀,提高社會成員整體的自然保護意識,將綠色低碳理念和行為落實到工作生活的每一方面,打造親近自然的和諧氛圍。同時,加強與科研機構和院校合作,建立專家智庫,形成專業諮詢團隊,為北京市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國際化大都市”提供技術服務和支撐。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