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

2022-10-27 16:52: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字號

  作者:杜傳忠(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産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吹響了新時代新征程以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的前進號角。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需要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持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好高品質發展之路。

  把握高品質發展的時代要求

  與高速增長相比,高品質發展的要素條件、組合方式、配置機制、發展模式等都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這就要求我們大力推動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品質變革,提升全要素生産率。因此,面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強調以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創新驅動發展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黨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新發展理念,創新處於首要地位,發揮先導作用。只有以創新為核心、為動力、為先導,才能真正實現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其次,創新驅動發展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因素。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必須進一步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過創新驅動,從根本上改變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進一步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創造新産業、培育新動能、形成新優勢,引領和驅動高品質發展。再次,創新驅動發展是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制高點的重要基石。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正在深入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各國之間圍繞産業、技術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的競爭日趨激烈。只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中搶佔先機,打造發展新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並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品質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引領中國經濟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成就的取得更加彰顯了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意義。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再到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黨的二十大進一步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表明我們黨對創新驅動發展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深化。新時代十年,我國創新驅動發展在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從1萬億元增加到2.8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基礎研究經費是十年前的3.4倍。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十年來的實踐雄辯地説明,只有以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才能加快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完成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任務。

  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第一,完善國家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精準定位和優化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佈局,加快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逐步改革和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科技投入體系和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著力培育創新文化。

  第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通過期權、技術入股、股權獎勵、分紅等激勵形式,激發企業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注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的引領支撐作用,促進行業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深化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圍繞産業發展和轉型升級進行科技創新,實現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第三,構建企業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體制機制。一是支援企業聯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需求對接、優勢互補、利益共用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開展技術定制、測試檢驗、中試熟化、産業化開發等,助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二是建立資訊渠道暢通、服務功能齊全、交易活動有序的技術交易市場,健全技術交易市場運作機制,提高其運作效率。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引導技術轉移轉化機構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發展,提升科技成果産業化水準。

  第四,加強自主創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圍繞基礎前沿領域和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科學問題進行持續性攻關,加快攻克一批原創性引領性技術,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技術創新突破。重點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掌握更多“撒手锏”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

  第五,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進一步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對外國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和重點實驗室的引進,與我國企業、高校及研發機構結成創新聯合體,圍繞國際産業鏈關鍵環節與重要節點的關鍵共性技術進行合作研發。積極融入國際産業鏈和全球創新網路,推動技術成果共用、知識溢出與創新能力提升,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