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
習主席強調:“黨的百年奮鬥歷程告訴我們,黨和人民事業能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取決於我們能否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確定中心任務。”這一重要論述,對我們深刻理解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貫徹落實黨中央、習主席關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具有重要意義。
關於矛盾問題的基本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現形式。毛澤東同志首先完整提出主要矛盾、社會主要矛盾概念,並全面系統地論述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主要矛盾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同志在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和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反思中,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進行了創新和發展,正確認識和把握了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主席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論斷,準確把握時代特徵和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指明瞭解決當代中國發展主要問題的根本著力點,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要矛盾的學説。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是時代轉換的重要標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對我們黨善於抓住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帶動全局工作作了全面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準確認識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作出了“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的正確判斷,並提出“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明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並據此提出“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明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並提出“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使人民擺脫貧困、儘快富裕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確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並提出“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在正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確定中心任務的基礎上,我們黨緊密聯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實際,緊密聯繫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提出並實施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取得新進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回顧黨的百年奮鬥歷程,不同歷史時期我國面臨不同的社會主要矛盾。我們黨科學判斷社會主要矛盾,並據此確定黨的重點工作任務和奮鬥目標,最大限度地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踐已經證明,準確認識社會主要矛盾是把握社會發展階段的“鑰匙”,我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過程中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認識的每一次深化,都提升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水準,保證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科學性正確性。
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科學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就要樹立全局觀,始終抓住“人類社會就是在舊的矛盾不斷得到解決,新的矛盾又出現的過程中向前發展的”這一規律,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和偉大鬥爭精神,善於發現矛盾,勇於直面矛盾,正確處理、有效化解社會主要矛盾,堅持觀大勢、謀大局、抓大事,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
(作者單位:空軍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