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重要論述的提出,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結果,同時在具體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要論述是對中國實踐、中國創造的歷史意義和世界意義的高度概括,標注了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新定位、中華文明發展的新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一重要論述的深刻內涵,對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經濟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極其重要的深遠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鮮明特質和底色
走自己的路,是中國共産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鬥得出的歷史結論。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就是這樣一條自己走出來的新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任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然我們建設的現代化必須是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道路。我們要實現的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些歷史發展和實踐要求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鮮明特質,構成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鮮明底色。
其一,致力於自立自強。
1979年,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多年來,小康社會建設全面展開、穩步推進。黨的十八大根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強調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黨的十九大發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員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以其自立自強、創新創造的鮮明特質,成就了人類現代化歷史上最為壯麗的事業。這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既體現了近代以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現代化的普遍要求,又同西方的現代化道路有著本質區別,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選擇。
其二,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馬克思、恩格斯在其經典著作中設想,未來社會“生産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中國共産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為促進共同富裕艱辛探索、不懈奮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上,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影響最廣的脫貧攻堅戰。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打贏脫貧攻堅戰,標誌著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解決了西方發達國家數百年未能完全消除的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為人類減貧事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彰顯了我們黨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體現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凸顯了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以共建共治共用為過程的、要分階段推進和實施的共同富裕,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內涵。
其三,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觀點,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邏輯。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並將之貫徹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還是在脫貧攻堅、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處理好“富口袋”和“富腦袋”的關係,既要家家“倉廩實”“衣食足”,實現物質生活水準提高,也要人人“知禮節”“明榮辱”,實現精神文化生活豐富。正因如此,中國式現代化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增強、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改善,強調形成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的良好局面。
當前,我們正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價值引領、文化滋養、精神支撐。“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旨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使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其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大自然孕育撫養了人類,人類應該以自然為根,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貫徹新發展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國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強化自主貢獻目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國制定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為重點,引導綠色消費,推廣綠色産品,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産業快速發展;積極推進建立統一的綠色産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增加綠色産品供給;持續推進産業結構調整,發佈並持續修訂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引導社會投資方向,有力支援節能環保、清潔生産、清潔能源等産業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們將踐信守諾,攜手各國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
其五,堅持和平共贏。
歷史地看,西方的現代化之路大多是與擴張主義、霸權主義聯繫在一起的。與之截然不同的是,中國的現代化走的是一條和平共贏之路,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産品的提供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是崇尚正義、不畏強暴的人民,中華民族是具有強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國人民從來沒有欺負、壓迫、奴役過其他國家人民,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斷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將“和而不同”“和衷共濟”“天下為公”“天人合一”等中華傳統理念和價值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迄今為止中國提供的最大全球公共産品,是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其蘊含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使數千年來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鑒、融合的重要通道再次煥發勃勃生機。共建“一帶一路”的成功實踐,將中華民族歷來秉持的“天下觀”和大同世界理念付諸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之中,將中國的發展同沿線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靚麗底色。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重要論述的實踐路徑
西方現代化的弊病之一,是造成了人與人關係的物化。馬克思曾尖銳地指出,工人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與之不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體現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的全面發展放在突出位置,使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經濟社會各個方面更協調、更和諧。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價值底色,就是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其實踐路徑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其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産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為了中國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一代代共産黨人把青春和生命、鮮血和汗水,傾注在這片中華大地上。
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人民群眾新期盼,賦予小康更高的標準、更豐富的內涵。全面小康是城鄉區域共同的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全面進步。要以增進人民福祉為發展的根本目標,著力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把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勢,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
其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進一步從理論上闡釋了人民如何有效地行使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問題。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是對社會主義和我們黨民主政治理論的重大創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關鍵在於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參與權;要看人民在選舉過程中得到了什麼口頭許諾,更要看選舉後這些承諾實現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規定了什麼樣的政治程式和政治規則,更要看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執行;要看權力運作規則和程式是否民主,更要看權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監督和制約”……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指明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論的方向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始終堅持正確的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鞏固和發展了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其三,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作為基本任務,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作為根本目標”。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提出了涵蓋依法治國各個方面的重大改革舉措。“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基本建成法治社會作為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我們黨牢牢把握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堅持創新社會治理的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和方法手段,社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社會安全穩定形勢持續向好。
其四,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黨中央著眼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強調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和決策部署,對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變革産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國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發展品質和效率不斷提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等穩居世界前列。以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的新動能不斷增強,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平穩增長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增長的包容性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更加明顯。我國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為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推動轉為消費和投資一起推動,從出口大國轉為出口和進口並重的大國,我國經濟實力、經濟結構、經濟活力韌性、對全球經濟發展影響力,都邁上了新臺階。
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貢獻
無論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還是人類文明新形態,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結晶,都可以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內涵和顯著優勢中找到根源和根據。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具體形式,是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在現代化道路上的探索成果,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最本質的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保證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最大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準則規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價值準則。
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和發展進程中呈現出來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支撐下生長起來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領域全方位建設實踐中鞏固完善的。
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整體推進和全面發展的現代化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重要論述,體現著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方向目標,蘊含著和平發展、包容互鑒的理念追求。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日臻完善,正在築基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個新形態,代表著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在新時代達至的新境界、呈現的新氣象。這個新形態,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整體推進、全面發展的文明形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使現代化系統得以統籌協調,促使各個領域的文明建設相互促進,每個領域的文明建設都為其他領域的文明建設提供有利條件,又都以其他領域的文明建設為條件。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系統觀念,實現發展品質、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統籌發展和安全,等等,都是現代化文明新形態的顯著特色和優勢。
兼收並蓄和開放包容的現代化文明新形態。現代化代表著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是強國富民的必經之路,其趨勢和方向不可逆轉。西方發達國家用了近300年時間,讓10億左右人口進入現代化,走出了現代化的西方道路。在過去很長一個時期,西方模式似乎成為了現代化的唯一模式。但是,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實踐證明,現代化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通往現代化的道路可以選擇,發展中國家完全可以通過走自己的路,實現跨越式發展、共用現代化發展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每個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因此,每個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不是替代關係,而是共存關係。我們並不排斥西方現代化,而是學習借鑒了西方現代化的有益經驗,吸取了教訓。在現代性或現代價值上,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堅持高品質發展的現代化文明新形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品質發展”。需要看到,構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通盤考慮、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使創新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能,以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和完備的市場體系,增強發展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提高綠色發展水準。由此,新時代新階段的高品質發展成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鮮明特色: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用成為根本目的。而且,推動高品質發展本身就是一場深刻變革,這場變革既能創造出高品質發展的成果,也能塑造出高品質發展的文明。
命運與共與和平發展的現代化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走和平發展道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行共存。走和平發展道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創造良好國際環境。在人類社會中,文明多樣性是推動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就是秉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主張,充分尊重人類文明多樣性,積極倡導文明對話與文明互鑒,充分汲取人類文明一切有益成果的産物。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把握歷史規律,順應時代潮流,倡導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當前,中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將繼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同世界各國一起共同發展、合作共贏,以現代化建設新成就為世界帶來更多機遇、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式現代化集中體現了中華文明賡續的客觀規律,更在多個維度上探尋著人類文明的普遍規律。
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代化文明新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充分發揮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才能避免西方現代化的弊端,建設走在時代前列的現代化文明。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各項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建設完善和貫徹執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內涵能夠展現、優勢能夠發揮。
當前,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正意氣風發邁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上,不斷開創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新局面、豐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新內涵,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特別是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經濟思想。我們黨領導人民的一系列偉大實踐,必將進一步豐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內涵、進一步涵養人類文明新形態,也必將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相互促進。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