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根本前提

2021-12-01 09:26:00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決議》科學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領導經濟建設的歷史成就,也深刻揭示了黨領導經濟建設的基本經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是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理論前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創立併發展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把中國經濟引上高品質發展之路,為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始終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是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根本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抓住了中心工作這個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開。”因此,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是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實踐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以之作為“指揮棒”引領新時代經濟發展,中國經濟才能邁上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實踐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品質,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化解經濟發展面臨困難和矛盾的重大舉措,也是培育增長新動力、形成先發新優勢、實現創新引領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選擇,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治本良方”。

  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用好“看不見”和“看得見”的“兩隻手”,是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制度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為此,我們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是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方法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徹底摒棄“GDP崇拜”,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實行增長速度區間調控,採用“宏觀政策要穩、産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組合拳,相機抉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確保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高品質增長。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