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給子孫後代留一個清潔美麗世界(思想縱橫)

2021-07-29 14:2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洪澇、乾旱、沙塵暴……近年來全球一些地區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強度增大,給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帶來風險與挑戰。有科學家認為,其原因在於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約1.2攝氏度。

  地球生命的發展、進化、演變,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是生物與自然相互作用的結果。人類出現之後,形成了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特別是工業革命改變了地表形態、加速了文明進程,但工業發展也排放出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在工業革命前約為280ppm(每百萬個空氣氣體分子中所含該種氣體分子數),現在已升至超過400ppm。英國泰晤士河1814年以後完全沒有冰凍,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冰川自1850年後已消失一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碳排放有所下降,但變暖腳步並未停止。有專家預測,如不採取措施,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革命前上升3.7—4.8攝氏度。這很可能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産生系統性破壞,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安全。

  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一個清潔美麗世界,從1990年聯合國啟動政府間氣候談判,到2015年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國際社會一直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提出,在本世紀末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的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併為控制到1.5攝氏度以內而努力。這需要到2030年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較2010年減少40%—60%。我國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作出“碳達峰、碳中和”鄭重承諾,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佈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展現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決心、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據經合組織統計,目前已實現碳達峰的國家大部分是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碳達峰大都是自然形成的,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的過渡期。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發展中國家,當前仍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一方面,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靠發展,因此能源總需求一定時期內還會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目前化石能源比例和高耗能工業比例較高。這意味著,我國從現在開始用10年左右實現碳達峰、再用30年左右實現碳中和,需要施加更嚴格的目標約束,難度比發達國家大得多,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

  從“十一五”時期提出並實現“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降低”,到“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設置“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篇並作出具體部署,我國為應對氣候變化付出了巨大努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到2020年底,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降低約48.4%,超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下降40%—45%的目標,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超過四成。艱苦卓絕的努力換來的是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和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才能“得其大者”。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係,加快形成節能環保的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同時,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打造全球環境治理新格局。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29日 13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