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

2021-07-29 09:4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公佈,從組織實施好三孩生育政策、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準、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等多個方面提出了覆蓋全生命週期的所有支援舉措,開啟我國人口發展新階段。

  人口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問題始終是一個全局性、戰略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口問題,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作出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大決策,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先後實施。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目前0—14歲少兒人口占比從2010年的16.6%提高到2020年的17.95%;近年來,由於政策調整原因,全國累計多出生二孩1000多萬人。可以説,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取得積極成效。

  與此同時,我們國家的人口形勢發生了新變化。從人口總量來看,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同時,人口總量增速放緩;從人口結構來看,勞動力人口資源仍然充沛,同時,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轉變的重大戰略機遇期。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援措施,是黨中央根據我國人口發展形勢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推動高品質發展、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作出的重大舉措,有利於改善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有利於保持人力資源稟賦優勢,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利於平緩總和生育率下降趨勢,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準,有利於鞏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決定》強調,要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更好地釋放生育潛能,不僅需要在政策上可以生育三孩,更要切實解決群眾後顧之憂。應該看到,群眾生育觀念已總體轉向少生優育。養育成本的快速提高,是當下人口生育面臨的主要矛盾,經濟負擔、子女照料、女性對職業發展的擔憂等成為制約生育的主要因素。正因此,《決定》明確將配套支援措施和三孩生育政策作為一個整體組合提出。比如,在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準方面提出,實施婦幼健康保障工程,加強兒童保健門診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在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方面明確,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加強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在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方面要求,完善生育休假與生育保險制度,加強稅收、住房等支援政策。可以説,《決定》不僅是一個生育政策,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綜合性的重大政策。這些務實舉措,回應了群眾關切和期盼,有利於減輕養育子女的家庭負擔,推動釋放生育政策潛力,促進億萬家庭和諧幸福。

  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影響生育水準的因素很多,從長期來看,關鍵取決於積極生育支援措施是否能夠很好地銜接,是否能夠真正落地。正因此,《決定》專門提出“加強政策調整有序銜接”“強化組織實施保障”。下一步,各有關部門還應研究制定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積極生育支援措施;各級黨委和政府也應按照《決定》要求,加強統籌規劃、政策協調和工作落實,推動出臺積極生育支援措施,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實到位。

  人口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優化生育政策調整完善關係千家萬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均衡為主線、以改革為動力、以法治為保障,把各項工作落細落實落到位,促進相關經濟社會政策與生育政策有效銜接,我們就一定能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29日 09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