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打好“科技牌”,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1-02-27 10:01: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以前不知道雲茸是個啥,真有中科院專家説得那麼好嗎?後來我看鄉親們種得好,就決定試試看。”貴州省水城縣蟠龍鎮院壩村村民楊朝倫説起自己的脫貧經歷,“現在一瞧,種雲茸划算多了,一畝就能賣幾千元,一下翻了好多倍。”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創新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破解鄉村振興面臨的諸多難題,同樣需要用好創新這把金鑰匙。要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尤其需要打好“科技牌”。科技扶貧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增強群眾致富能力的重要舉措。讓科技優勢轉化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本領,尤其需要在送技術、發展産業、培養人才這三方面狠下功夫,才能讓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要讓科技更好地助力脫貧攻堅的具體工作,尤其需要因地制宜,做到“缺什麼、補什麼”,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精準送技術,才能把技術用到“刀刃上”。貧困地區的情況各有不同,脫貧發展各有所需。所以要找準目標,為農民送去最需要的品種和技術。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在湖北省秭歸縣示範推廣“留樹保鮮”栽培技術,有效延長了鮮果采收期,讓秭歸成為全國柑橘鮮果供應期最長的産區,幫助農民增收30%以上。通過技術支援,進一步提升農産品的收益,既實現了農民的科學種地,也能打響農産品的招牌,為人民群眾帶去更多的實惠。

  産業扶貧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給技術可以解決眼前的難題,扶産業則讓成效更持久。一些地方有産業,但是並沒有真正地發揮出作用,因此要讓扶貧産業成為撬動地方發展的重要杠桿。要增強當地産業的競爭力,就需要加大科技的支撐。從技術支撐到産業培育,從單一技術到全産業鏈突破,持續發揮科技的推動作用,讓科技為産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打好“科技牌”,培養現代化科技人才,為脫貧攻堅注入智力。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拔掉窮根,既需要激發“內生動力”,也需要加大“外力”的支撐。最根本的還是要讓群眾有脫貧致富的本領,這就需要加強現代化科技人才的培養,要打造一支帶不走的科技人才隊伍,讓群眾也能當好技術上的“明白人”,才能讓群眾在面對擺脫貧困的問題上有志氣,在面臨實際的技術問題的時候有底氣。

  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實現科技賦能,不斷地增強農業、産業的競爭力,提升效益;“造血式扶貧”和“輸血式扶貧”雙管齊下,讓群眾能夠通過多種路徑增加收入,實現穩脫貧。如此,才能讓科技成為致富的強勁動能,譜寫科技助農、科技興農的時代華章。(楊洋)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