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新冠疫苗築起免疫防線

2021-01-29 08:4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總體看,中國新冠滅活疫苗的安全性良好,有效性良好,冷鏈儲運條件符合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國情,産能充足,實現了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負擔性的統一,為最終戰勝疫情奠定堅實基礎

  我國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科研攻關成果,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我國生物科技創新的堅實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面對大戰大考,生物科研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維護國家公共衛生安全、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加速科研攻關。2020年12月30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附條件上市,成為我國首個上市的新冠疫苗。總體看,中國新冠滅活疫苗的安全性良好,有效性良好,冷鏈儲運條件符合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國情,産能充足,實現了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負擔性的統一,為最終戰勝疫情奠定堅實基礎。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確保新冠滅活疫苗安全有效。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疫苗研發嚴格按照我國藥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國家疫苗研發規定和標準程式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接種人數超過了6萬人,接種人群樣本量涵蓋了125個國籍,覆蓋人群及其所屬國別量均創全球第一。一方面,疫苗的安全性良好。2021年1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介紹,我國已累計開展了重點人群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接種900多萬劑次,證明我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疫苗的有效性良好。國家藥監局審評通過的分析數據顯示疫苗保護效力為79.34%,高於世界衛生組織50%的指標。在呼吸道疾病疫苗普遍保護率相對較低的情況下,中國新冠疫苗成績亮眼。

  中國疫苗為“中國製造”增光添彩。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發揮人才與平臺優勢,與病毒拼速度,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科技戰。慎重選擇滅活疫苗作為主攻方向,同時佈局北京、武漢兩家研究所“背對背”研發,確保疫苗安全可靠,為疫苗研發加上“雙保險”。一方面,滅活疫苗應對病毒變異能力較強。滅活疫苗是將全病毒進行滅活,製成疫苗,其中抗原成分更加完整,保護性更全面,對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毒株均有廣譜保護作用。另一方面,滅活疫苗具有數十年上市實踐基礎,安全有效性得到驗證,長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保證。

  著眼全球公共衛生産品的定位,中國新冠疫苗具有顯著優勢。一是規模化生産有保證。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分別在北京和武漢建成的新冠滅活疫苗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産車間,經國家有關部門檢查和認證後,已投入規模化生産,其中北京生産基地設計年産能為1.2億劑,目前正在擴建,2021年産能有望達到10億劑。按照有關部署要求,中國生物還將統籌佈局,進一步擴充産能,更好滿足需求。二是適應人群更廣泛。我國正在對9類重點人群進行新冠疫苗的接種,其中人群年齡範圍為18—59歲。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説明書標注的年齡段為18歲以上,即已覆蓋60歲以上人群。下一步將全面有序地推進高風險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接種工作,並實施全民免費接種。此外,疫苗的3—17歲年齡段Ⅰ/Ⅱ期臨床研究已經全部完成,有望很快實現3歲及以上年齡段全覆蓋。

  疫情終將被人類戰勝。我國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科研攻關成果,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我國生物科技創新的堅實能力。我們將繼續聚焦生命科學領域科研攻關,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構築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為實現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産品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為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國家“863”計劃疫苗項目首席科學家)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9日 07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