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矢志創新築國基

2019-10-22 09:2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人物】“天河”守護人孟祥飛

  【故事】孟祥飛是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黨支部書記、應用研發部部長,長期負責我國重大自主創新成果“天河”系列超級電腦的應用技術研發與開拓,實現其在航空航太、氣候氣象等數十個領域的廣泛應用。2010年,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電腦“天河一號”開始安裝調試時,孟祥飛才回國不久。當年11月,“天河一號”以每秒2570萬億次的實測運算速度,登上了全球超算500強榜首,實現了我國自主研製超算綜合技術水準進入世界領先行列的歷史性突破。一直以來,孟祥飛投身中國超級電腦發展事業,用實際奮鬥引領“天河”超算走過一條從跟隨、追趕到超越的發展之路,摘下了電腦領域“皇冠上的明珠”。

  【點評】

  白墻、水泥地、裸露的電纜網線……這是“天河一號”最初的“部署環境”,如同孟祥飛剛回國時的工作環境一般“簡陋”。即便如此,在幾乎是白手起家的條件下,孟祥飛與同事們夜以繼日地進行建設和維護,甚至與“天河一號”系統同步開啟“7天24小時”工作模式,爭分奪秒,推動國産超算向更快、更強的目標邁進。

  讓“天河一號”從能用到好用,並非易事。孟祥飛立下軍令狀:幹不好“天河”的應用,我卷鋪蓋走人!為了解決系統相容問題,他歷經20多個晝夜,完成上萬次測試,從幾十萬行代碼裏“揪”出了那個不起眼的“問題變數”;為了讓更多高精尖行業了解並使用超算,他奔波忙碌,頻繁走訪各行各業的潛在用戶。如今,“天河”真正成為“國之利器”,服務於數十個領域,每天要完成近萬項科研任務,有力支撐了我國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續奮鬥。載人航太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王永志,實現了中國人千百年的飛天夢想;致力於海防科技事業40年的劉永坦,引領了對海遠端探測技術跨越發展;研發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糖丸爺爺”顧方舟,護佑了幾代中國人的生命健康……正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初心、執著攻關,我國才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自主創新道路,在很多領域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轉變。

  祖國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都凝結著科學家們的心血和汗水。越是前行,越離不開創新;越是發展,越需要一大批優秀的科研工作者。“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不斷凝聚起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就能為國家強盛、民族復興再添薪火。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22日 05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