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關於新時代主題及其本質特徵的思考

2019-10-22 09:29: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原標題:關於新時代主題及其本質特徵的思考

  編者按: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目標和使命。新時代的主題是什麼?什麼樣的主題詞最能夠深刻揭示和精準概括其本質特徵?

  復興!對,新時代的主題詞就是復興!新時代就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

  為什麼説“復興”是新時代的主題詞?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總編輯、人民日報高級編輯賈立政就新時代主題及其本質特徵進行了深入思考及深刻剖析,推薦閱讀。

  人類歷史的發展,猶如一條恢宏壯闊的長河,綿延不絕,奔流不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重大思想觀點的提出,使這條長河出現重要節點,産生歷史轉折,形成一段段歷史時期,也就是人們常説的一個個時代。時代主題和使命任務的不同,是一個時代區別於其他時代的重要標誌,而更根本的是時代主題所內含的本質的不同。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成新的歷史交匯。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身處這一新的偉大時代,親身經歷和感受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如何準確揭示新時代的主題及其本質特徵,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時代主題是時代基本特徵、本質規律的集中呈現

  一個國家某一時代的主題,是該國在那一特定歷史時期基本國情、人民願望、主流意識形態等各種因素交互作用使時代所呈現的基本態勢、鮮明特徵。一個國家的時代主題,又是比其更大的整個世界的時代主題的一部分,與世界時代主題相互影響和呼應。要引領和推動時代發展,首先必須順應時代大勢,把握時代主題,抓住時代根本,揭示其本質特徵

  時代主題是一種客觀存在。對時代主題進行標定、命名和深入研究,是人們的思維活動和認知過程。人們只有認識其特徵,揭示其本質,才能感知其存在。也只有在認識特徵、揭示本質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把握這個時代的發展規律,領時代風氣之先。

  因此,對一個時代的主題進行標定、命名,不是隨便給一個時代取個名字,或從主觀上提出一個關鍵詞等。時代主題是對時代基本特徵、本質規律的集中呈現、深刻揭示,代表的是我們對時代發展規律的認識能力,對人民共同追求的感知能力,以及對時代最強音的回應。在人的認識與時代主題達到同頻共振時,將産生強大的時代共鳴,形成推動時代發展的磅薄偉力。

  九十八年來,對每個歷史階段的主題及其本質特徵,我們黨都有精準概括、深刻揭示

  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産黨創建,到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從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從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到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召開;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回顧我們黨成立九十八年以來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有上述四個清晰的歷史發展階段。前三個歷史階段我們已經走過,第四個階段即新時代已經展開,正行進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鍵時期。

  九十八年來,對每個歷史階段的主題及其本質特徵,我們黨都有精準概括、深刻揭示。從中國共産黨創建到新中國成立,歷經二十八年浴血奮戰,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是其時代主題;從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我們黨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建設”是其時代主題;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是其時代主題。

  在每個歷史階段,明確這一時代的主題詞,是我們黨推進偉大自我革命、領導人民開展偉大社會革命的核心要務和重大議題,有利於黨的創新理論更加聚焦時代主題,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發展;有利於讓這一時代的使命任務與目標更加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自覺遵從,內化為清晰的思想認識,外化為明確的行動方向;有利於表明我們黨的雄心壯志、歷史擔當,以及對時代發展大勢、基本規律的總體研判。主題詞是時代主旋律,體現了這個時代對我們黨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個歷史階段的鮮明主題,也是一個時代的歸納命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需要一個鮮明的主題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歷經革命、建設、改革三大階段,並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基礎上,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既一脈相承,又創新發展,是新時代的顯著特徵。革命、建設和改革,既是我們黨奮鬥征程中的里程碑,也是我們黨推動時代發展的根本方法和長期的歷史任務。今後,革命、建設、改革仍將一以貫之,但新時代的發展階段已不同於以往,社會主要矛盾有別於以往,新的偉大鬥爭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時代的特徵、內涵也已在量的充分積累基礎上,發生質的飛躍

  時代發展孕育理論創新,理論創新引領新的實踐。繼革命、建設、改革之後,對於新時代的主題詞及其本質特徵,我們黨同樣應作出深刻揭示和精準概括,通過主題詞的有力宣示和思想力量,更好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實踐中落地生根,更好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更好指引廣大幹部群眾在新的偉大鬥爭中明確鬥爭方向、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不斷向新的勝利奮勇前進。

  復興是新時代的主題詞,新時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

  新時代的主題是什麼?什麼樣的主題詞最能夠深刻揭示和精準概括其本質特徵?

  復興新時代的主題詞就是復興!新時代就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

  復興並不是新詞,為復興而奮鬥並非始自今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産黨人的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夙願。

  為什麼説“復興”是新時代的主題詞?

  第一,“復興”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以貫之的鮮明主題。黨的十八大後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此後,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論述都緊緊圍繞這一目標,高擎“復興”戰旗,向全黨全國人民發出動員和號召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指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就是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領袖。在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謀求復興、不懈奮鬥的基礎上,復興的內涵、程度和要求已經發生質的飛躍,我們今天的時代就是要真正實現復興、完成復興使命的時代。

   第二,“復興”是新時代中國毋庸置疑的最強音。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邁入新的歷史階段,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我們黨帶領人民正在進行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的國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全面參與國際上的各種事務,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承擔著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責任。

  新起點帶來新使命,新形勢帶來新要求。“復興”是人心所向,是當今時代最具號召力、最有感染力、最能深入人心,也最能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時代概念和時代主題。透徹理解“復興”這一新時代主題,唱響時代最強音,將有利於更好推動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有利於更好激發基層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奮發有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巨大熱情。

   第三,“復興”是新時代的本質特徵。謀求民族復興,貫穿近代以來我國歷史發展的全過程,在不同歷史階段期望程度不同、所達程度不同。資産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也渴望復興,但由於自身的歷史局限,只能望“洋”興嘆。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産黨,經過艱苦卓絕的偉大鬥爭,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行改革開放,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歷經站起來、富起來一次又一次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有了強大的政治制度前提和堅實的經濟物質基礎。

  今天,我們正闊步前行在強起來的偉大征程中,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也更加渴望實現這個目標。“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時代的主題,任何其他概念都無法像“復興”一樣揭示當今時代最深刻的本質特徵

  綜上,“復興”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部實踐的主題,我們今天的時代就是要實現復興的時代,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領袖之志在此,全黨之志在此,人民心願在此,新時代的主題詞也理所當然要落在此

  當前,新中國剛剛度過70週年華誕,我們黨即將召開十九屆四中全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2021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産黨成立 100週年。在這一重大而關鍵的歷史時刻,繼革命、建設、改革之後,進一步明確“復興”這一新時代的主題詞,必將進一步揭示新時代的本質特徵、發展規律,進一步明確我們黨今天的歷史方位、使命任務,進一步推動新思想豐富發展、落地生根,進一步凝聚9000多萬黨員、近14億人民上下同心、謀求發展、攻堅克難的奮鬥熱情,唱響時代最強音,激發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薄偉力。

  文章來源:《人民論壇》雜誌10月中

  作者賈立政,係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總編輯、人民日報高級編輯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