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線視角:讓基層幹部有舞臺有奔頭

2019-10-16 09:2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人往高處走”,並不限于所謂的高薪、高福利,成才概率高、創業機會多、幹事舞臺廣,同樣稱得上是“高處”

  80後村支書劉勝,趕上了這麼一個事:他2011年當選湖南嶽陽汨羅市白水鎮西長村村主任,2017年又當選村黨總支書記。對這個小夥兒,鄉親們直豎大拇指:以前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變身産業興旺的美麗村,多虧劉勝這些年領著村民苦幹實幹。

  “我要紮根西長村!”原來,針對基層人才招不來、留不住等問題,湖南省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拓寬基層幹部晉陞通道、提高基層幹部待遇。岳陽更是從全市選拔多名優秀村黨支部書記,解決事業單位編制,劉勝成為第一批受益者。

  長期以來,鄉村幹部待遇保障等問題,不但制約了優秀幹部、急需人才向基層流動,也限制了農村事業發展。諸如農技站、農機站、畜牧獸醫站等鄉鎮“七站八所”,雖是事業編,但因為待遇比公務員隊伍差許多,專業人員不願到基層,導致鄉村醫療、農林科技等專業技術人員長期匱乏。

  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如果説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是地基,那麼基層幹部就是地基中的鋼筋,支撐著黨和國家事業的大廈。無論是把黨和國家政策方針貫徹落實到最後一公里,還是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這樣的系統工程,都離不開基層幹部的擔當作為,需要優秀人才的辛苦付出。讓基層幹部和基層人才留下來、穩得住、有奔頭、有盼頭,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勁頭,才能確保各項基層工作有序有力開展,保障老百姓的生活福祉。

  近年來,湖南針對幹部待遇不高、晉陞通道狹窄、組織關愛少等問題出臺了所有文件,著力從制度設計上破解基層人才斷檔、基層幹部隊伍不穩的難題。比如,對於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購買養老保險的,按3000元標準算,由財政給予2000元補貼。再比如,縣級黨政領導班子至少應各配備1名以上有鄉鎮(街道)黨政正職經歷的幹部。同時,湖南提出對在鄉鎮累計工作滿20年或在鄉鎮工作時間較長且年滿50周歲的幹部,可根據本人意願優先安排到縣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一系列舉措,得到基層幹部的歡迎,也催生年輕人幹事創業往基層去的熱潮。

  “人往高處走”,是一個人實現自身發展的必然規律,但這裡所謂的“高處”,並不限于所謂的高薪、高福利,成才概率高、創業機會多、幹事舞臺廣,同樣稱得上是“高處”。鄉村振興如火如荼,農村幹事創業的天地廣闊,是大有作為的舞臺。當然,要讓農村有幹事創業的“高處”,還需要進一步改革體制機制,充分發揮政策杠桿作用,舍得向農村和基層投入,對各類人才發展上給空間、職級上給前途,真正打造出人才願意流向基層、紮根基層的好環境。

  (作者為本報湖南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16日 05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