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生態文明思想蘊含中國傳統生態智慧

2019-04-11 14:43: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生態文明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多年來一直關注的重要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從實踐到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願,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力指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既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又具有深厚而系統的哲學基礎,蘊含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生態智慧,並有著重要的昇華與發展。

  在中國古代思想體系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內涵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都是從萬物生長的意義上來談天地乾坤的。孟子提出了“仁民愛物”命題。“仁民”是對人的同情仁愛,“愛物”則是愛護人之外的動物植物等。宋明時期的哲學家以“萬物一體”為仁學思想的核心內涵。張載提出了“民胞物與”的觀念。程顥揭示“仁”的內涵: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多年,積澱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這些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從中足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以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為其根基的。

  中國傳統哲學中以萬物順應自然規律生長為“天文”“地文”,如“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即順應春生、夏長、秋熟、冬藏的時變。《老子》中的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自然”,是指自然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順應自然,堅持自然修復為主,減少人為擾動,把生物措施、農藝措施與工程措施結合起來,袪滯化淤,固本培元,恢復河流生態環境。”可以説,這就是從中國古代哲學中順應自然的觀念中提升出來的舉措。

  中國古代哲學中多有談到節流開源、保護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主張闔理利用、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如荀子説: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污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講話中就引用了其中的話,旨在強調繼承古人對自然要取之以時、取之有度的思想,著力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言,對於科學認識保護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提供了生動曉暢的指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本就包括“綠水青山”的目標。倘以掠奪資源、污染環境為代價實現經濟增長,即便暫時賺得盆滿缽滿,卻使人生活在受污染的環境之中,也是與初衷背道而馳的。“中國夢”的價值取向裏,就有著“綠水青山”的審美維度,這同樣有著源遠流長的中國哲學根源。儒家、道家等都有著與自然相親而獲得的審美超越。孔子所説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境界,是君子的審美情趣。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之所以萬古傳誦,並非僅在於詩句的優美,更是表現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態的欣賞和追求。“中國夢”是奮鬥可致的美好藍圖,其中就包含著前所未有的審美維度。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綠色發展”,體現了中國哲學中的“天人合一”“萬物一體”思想。

  總之,中國哲學中的生態智慧,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值得我們發掘梳理,同時也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著淵深博大的中國傳統哲學的基因,而且,其系統性和現實性、操作性都昇華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將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産生活環境。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