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毛澤東寫作《論持久戰》(弘揚民族精神、奮鬥精神)

2018-11-13 09:5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深秋的延安,晴空萬里。鳳凰山下的一孔普通窯洞,是毛澤東在延安時期的一處故居。對抗戰時局産生重大影響的《論持久戰》,是毛澤東于全面抗戰進行的10個月裏,在這裡寫成的。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軍相繼攻陷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地。一時間,對抗戰失去信心者大肆宣揚悲觀失望的中國“亡國論”,嚴重擾亂抗戰軍心民心。1937年9月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1938年三四月間中國軍隊取得臺兒莊大捷,於是又有人高唱迅速擊敗日本的中國“速勝論”,但就當時中日兩軍的實際情況而言是不太現實的。

  為徹底批駁“亡國論”“速勝論”,毛澤東決定撰寫一部關於抗戰理論的著作,對全面抗戰10個月來的戰爭經歷和經驗做個總結性的概括與解釋,回應全國人民關於抗戰前途、抗戰策略、抗戰方式的關切,從而指明抗日戰爭的前進方向。

  1936年7月,毛澤東在延安與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就指出,中日早晚要打一仗;中日這一戰,是持久的。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毛澤東又指出,中日之間最後的勝負,要在持久戰中去解決。

  為寫好《論持久戰》這部專著,毛澤東閱讀了大量國內外資料和戰爭理論著作,1938年5月毛澤東開始廢寢忘食地寫作。

  翟作軍當時是毛澤東的警衛員,他曾這樣回憶:“主席寫《論持久戰》,已經有兩天兩夜沒有睡覺了,還一個勁兒伏在桌子上寫呀寫的。實在寫得太累太困的時候,才叫我們給他打盆水洗洗臉,清醒清醒,又繼續寫。飯吃得很少,臉色也不好看。大家生怕主席累病了,便在值班時加倍注意,勸主席多休息。”

  翟作軍説:“大概寫到第八九天的半夜,主席把我叫去,交給我一卷用報紙卷好的卷卷,叫我過延河送到清涼山解放社去。過了兩三天,解放社送來了校樣,主席拿到手以後,就又手不釋卷,不分晝夜,反反覆復地修改起來。”又過了些日子,樣書出來後,主席又吩咐他把書分送給中央幾位首長看,準備再做進一步的修改。

  經過不分晝夜的反覆修改,《論持久戰》如及時雨般問世。1938年5月底6月初,毛澤東在延安正式作了《論持久戰》長篇講演,有力地批駁了社會上瀰漫的“亡國論”“速勝論”等錯誤論調,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心。《論持久戰》明確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的,最後勝利屬於中國。《論持久戰》科學地預見到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明確指出通過三個階段,中國必將從劣勢到中日平衡再到佔據優勢,而日本必將由優勢到中日平衡再轉向劣勢。

  《論持久戰》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再次説明民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性因素,體現了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主義歷史觀。

  《論持久戰》系統闡明瞭中國共産黨的持久抗戰戰略總方針,是中國共産黨指導抗日戰爭的綱領性文獻,不僅指明瞭經過持久抗戰中國人民必能取得最後勝利的光明前景,而且提出了在戰爭中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通過持久戰不斷削弱日軍優勢、壯大和發展自己的有生力量、奪取抗戰勝利的抗戰策略,大大增強了人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