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開放性品格

2018-07-11 15:24: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開放性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強調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表現為其在批判繼承既有理論的基礎上,吸收借鑒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品格。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批判地吸收和借鑒人類歷史優秀思想文化成果,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理論,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科學社會主義邁向新階段、當今世界經歷新變局、我們黨面臨執政新考驗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傳承和發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向歷史開放的品格。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理論基石,我們黨近百年的奮鬥歷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進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7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充滿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共産主義、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體現了我們黨在新時代繼承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高度自覺,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底色、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立足於現實的中國,又植根于歷史的中國,從5000年中華文明中承繼人文精神、道德價值的精華養分,從歷朝歷代的治亂興衰中總結安邦治國、經世濟民的歷史智慧,從我們黨革命、建設、改革的奮鬥歷程中探尋民族復興、民富國強的客觀規律,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百年不遇的世界大變局中形成的,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了中國智慧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領時代才能走向世界”。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理論創造力和戰略定力,提出了包括全球治理觀、“一帶一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有利於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的新理念新倡議新方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將中國夢和世界夢緊緊相連,具有鮮明的向世界開放的品格。

  當今世界,隨著交通和資訊技術的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世界更加廣泛地聯繫起來。但是,恐怖主義、地區衝突、氣候變化、網路安全等全球性問題,單靠一個國家的力量是無法有效解決的,需要全球通力合作。在國際舞臺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出的中國聲音,蘊含的中國智慧,提供的中國方案,正越來越受到西方有識之士的青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縱觀人類歷史,世界發展從來都是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綜合結果。我國已進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準確把握國際形勢的演變規律、外部環境的基本特徵,就要以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為指引看中國、觀世界。既要把握世界多極化加速推進、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國際環境總體穩定、各種文明交流互鑒等大勢,又要重視大國關係深入調整的態勢、世界經濟格局深刻演變的動向、國際安全挑戰錯綜複雜的局面、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現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樹立了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形象,為建設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不斷與時俱進形成的,必將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不斷實現創新發展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聚焦新的時代命題,凝結新的思想精華,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的科學理論,指引我國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由此可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鮮明的向未來開放的品格。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不斷與時俱進的,它必將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不斷實現創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説:“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新挑戰,總是需要理論來作出科學的回答。馬克思主義認為,理論是實踐的産物,只要實踐的探索不終結,理論的發展就不會終結。實踐在一個新的層次上展開,理論也必然要隨之進入一個新起點。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開拓中不斷向前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必將日益得到深化和完善,充分地表現出其開放性品格。進入新時代,面對新任務,進行新實踐,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統一思想,都更加需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確指引下的偉大實踐。以新思想引領新時代,以新使命開啟新征程,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必將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説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梁家峰,係北京市委講師團團長)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