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産黨宣言》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2018-05-06 10:23:00
來源:文匯
字號

  【導讀】今天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紀念日,今年也是《共産黨宣言》發表170週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産黨人的必修課。重溫《共産黨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理論源頭,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準,把《共産黨宣言》蘊含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運用到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去,不斷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近日,復旦大學舉行“信仰之源 真理之光——《共産黨宣言》 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討會,現刊發部分學者發言,以饗讀者。

  《共産黨宣言》、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道路

  李君如

40505_p48_b.jpg

  恩格斯在馬克思去世時説過,如果沒有他,我們至今仍在黑暗中徘徊。值此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共産黨宣言》發表170週年之際,我們中國人最要感謝的人中,就包括馬克思和恩格斯。因為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經歷了從喪權辱國到奮起革命、尋找真理到獨立解放、建設新中國到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170多年。在中華民族長期艱辛的探索過程中,是馬克思主義給我們指明瞭正確的道路。

  《共産黨宣言》,是中國共産黨人的信仰之源

  中國共産黨人是有信仰的,這個信仰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有了這一信仰,才有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才有為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執著奮鬥的信念。這就是信仰和理想、信念之間的有機聯繫,也是為什麼要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學習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本原因。

  中國共産黨人形成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同《共産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講“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處在痛苦和徬徨中的中國人在十月革命中突然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時,也是因為馬克思主義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無産階級宇宙觀,從思想到邏輯都具有強大的真理的力量。此外,還在於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同中國人世世代代追求的“天下大同”在根本上是相通的。然而,俄國人介紹給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和這之前日本人介紹給我們的馬克思主義一樣,對於中國人來講,都還是外在的東西。一直到先進的中國人認真學習了《共産黨宣言》等著作,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革命實踐,才從中感悟到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確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

  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人中,不少人都是在讀了《共産黨宣言》後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當然,需要指出的是,我們這樣説並不等於讀了《共産黨宣言》就能夠確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中國人知道《共産黨宣言》,是在1903年。那年2月15日,在留日學生馬君武發表的《社會主義與進化論比較》文章後的附錄中,介紹了5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其中就有《共産黨宣言》。馬君武曾經是華東師範大學前身大夏大學的校長,這是迄今為止我們見到的最早介紹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書單。1905年10月,資産階級革命派辦的《民報》第2期登載了朱執信寫的《德意志社會革命家小傳》,文章在介紹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共産黨宣言》時説“馬爾克之事功,此役為最”;同時還介紹了《共産黨宣言》 關於階級鬥爭的學説和建立公有制的十大綱領。1906年6月,在《民報》第5期發表的宋教仁的文章《萬國社會黨大會略史》中,也介紹了《共産黨宣言》的觀點,並引用了《共産黨宣言》結尾的話“萬國勞動者其團結”。1907年12月,無政府主義者辦的《天義》報第13、14卷合刊登載了《共産黨宣言》關於“論婦女問題”的部分譯文;1908年1月15日,《天義》 報第15卷還刊登了恩格斯1888年為《共産黨宣言》英文版所作的序言。同年3月,《天義》報第16至19卷合刊刊登了《共産黨宣言》第一章的部分譯文。辛亥革命後成立的無政府主義政黨中國社會黨辦的《新世界》雜誌,在1912年6月第2期介紹了《共産黨宣言》的內容和觀點。十月革命後,大家更想了解《共産黨宣言》的內容,為此,1919年4月6日《每週評論》發表了《共産黨宣言》(摘譯),重點介紹了《共産黨宣言》第二章最後部分關於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無産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以及以後一步一步要採取的措施,直到用自由人的聯合體去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所有這些史料告訴了我們兩點:一是,《共産黨宣言》很早就已經傳入中國,並十分引人注目,但大家讀到的都是部分內容,迫切期望讀到這部經典著作的全部內容。陳望道的《共産黨宣言》全譯本就是在這樣的需求下應運而生的。二是,在陳望道之前,翻譯和介紹《共産黨宣言》的有資産階級革命派,也有無政府主義者,這些翻譯和介紹者並沒有因此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那麼,為什麼那些翻譯和介紹者沒有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這是因為,他們的介紹具有很大的功利性,他們在介紹《共産黨宣言》之前,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介紹馬克思的著作不過是為了服務於他們的政治主張。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陳望道翻譯《共産黨宣言》,毛澤東學習《共産黨宣言》,卻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政治主張,而是折服於《共産黨宣言》和整個馬克思主義所具有的那種真理的力量,甚至可以改變自己原有的政治主張,從內心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信仰確立起來。所以,我們今天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也要反對實用主義,要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道路決定命運,是中國共産黨的歷史經驗

  中國共産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在革命實踐中獲得了一條極其重要的歷史經驗: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在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從林則徐、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到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從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到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各種各樣的救亡方案,各種各樣的發展道路,我們的前輩都試過了,又都失敗了。

  自中國人民找到馬克思主義以後,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過程中誕生了中國共産黨,中國革命的面目才煥然一新。但是,並不因為我們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就不會再犯錯誤。在共産黨的隊伍裏,同樣有一個怎麼認識和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只有和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才能指導我們走向勝利。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成果,不僅有理論形態的和制度形態的成果,還有實踐形態的成果,而且首先形成的就是實踐形態的“道路”。

  中國共産黨的成功,成功就成功在能夠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找到中國獨特的道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每當我們找到一條成功的道路,我們的事業就會取得歷史性的偉大勝利。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人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道路,使得中國革命創造了十月革命後最偉大的世界奇跡———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在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是中國共産黨人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使得中國能夠在國際形勢發生急劇變化之前抓住“東風壓倒西風”的歷史機遇,在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在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漫長進程中,在總結中國共産黨的歷史經驗包括“文化大革命”教訓的基礎上,中國共産黨人深刻領悟到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此後,中國共産黨人一代接一代,持續奮鬥,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得站起來的中國人能夠抓住新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歷史機遇,大踏步地走向富起來、強起來,迎接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到來。

  正是基於這樣的歷史事實,我們黨在十八大指出:“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後進一步指出:“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用精闢的語言,對中國共産黨這一歷史經驗作了概括,指出:“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指明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創立的初心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這一論斷,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

  事實上,馬克思、恩格斯在創立他們學説的時候,就明確為了講清楚工人運動“從何處來、往何處去”,必須通過科學的理論為工人運動“指明道路”。

  馬克思1843年9月在寫給他的戰友阿爾諾德盧格的信中,在講到工人運動內部的思想混亂時,説過:“看來內部的困難幾乎比外部的障礙更嚴重。雖然對於‘從何處來’這個問題沒有什麼疑問,但是對於‘往何處去’這個問題卻很模糊。不僅在各種改革家中普遍出現混亂,而且他們每一個人都不得不承認自己對未來應該怎樣沒有確切的看法。”馬克思的意思很明確,由於工人運動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就會在“從何處來”、“往何處去”的問題上陷入思想和行動的混亂。

  1844年10月初,恩格斯在巴門給馬克思寫的一封信中也提出了這個問題。他説:“我在科隆逗留了三天,對我們在那裏所開展的非凡的宣傳工作感到很驚奇。那裏的人非常活躍,但也非常明顯地表現出缺少必要的支援。只要我們的原則還沒有從以往的世界觀和以往的歷史中邏輯地和歷史地作為二者的必然繼續用幾部著作闡發出來,那就一切都還會處於半睡半醒狀態,大多數人還得盲目地探索。”恩格斯在這裡説的,就是當時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在同資産階級開展的自發鬥爭中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大多數人還得盲目地探索。他在信中深刻地指出:“如果這裡的無産階級按照英國無産者那樣的規律發展,那他們不久就會明白,作為個人和以暴力來反對舊的社會制度的這種方法,是沒有用的,他們就會作為具有自己整體能力的人們通過共産主義來反對它。如果有人能向他們指明道路,那該多好!”因此他在信的結尾對馬克思説:“現在你要設法趕快把你所收集到的材料發表出來。早就是該這樣做的時候了。我也要把工作加緊幹起來,而且就在今天重新開始寫作。”這裡,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工人運動的“道路”問題。

  從這兩封信中,可以悟出許多道理。首先,可以看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學説,是為了指導無産階級的革命實踐,特別是為了解決工人運動“從何處來、往何處去”這一根本問題,向鬥爭中的無産階級“指明道路”。“從何處來、往何處去”講的是“方向”問題,明確什麼樣的“方向”才能確定什麼樣的“道路”。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方向決定道路”。其次,可以看出在工人運動的發展過程中,“指明道路”對於解決工人運動“從何處來、往何處去”這一重大問題,對於科學社會主義的成敗得失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説的“道路決定命運”。最後,還可以看出工人運動這樣的實踐有盲目的實踐和科學的實踐之別,科學的實踐是有科學理論指導的,為了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制度,沿著正確的道路去奮鬥去推進的實踐。

  我們現在常講“不忘初心”,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他們的學説的“初心”是什麼?就是為工人運動“指明道路”。

  新時代中國的實踐和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注入新的內容

  黨的十九大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與此同時,十九大決定把反映新時代客觀要求、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和發展的指導思想。新時代中國新的實踐和新的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注入了新的內容。

  自從鄧小平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來,黨中央領導人民以實踐為基礎不斷豐富和發展這條道路的科學內涵。黨的十七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十八大報告在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時,在十七大論斷的基礎上,加上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三個新內容。由此可見,實踐和認識是不斷發展的,中國共産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也是不斷與時俱進的。

  黨的十九大沒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進行新的概括,但是我們從十九大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的論述中,可以體會到新時代中國的實踐和思想,已經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注入了新的時代內容。首先,十九大黨章已經把十八大黨章關於基本路線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修改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基本路線的這一修改,正説明瞭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方向和目標問題上充實了新的內容。同時,我們從十九大關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論述中,可以體會到在“堅持黨的領導”問題上,強調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全面領導”;在“立足基本國情”問題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發展理念上,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諸如此類重要思想,可以説,都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注入了新的內容。

  綜上所述,關於“道路”的探索,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內涵的充實和豐富,我們堅持的仍然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善於把馬克思主義運用於新的實踐,並作出新的科學的概括,是中國共産黨的特點,也是中國共産黨的優勢。(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共産黨宣言》政治建設思想的當代價值

  楊金海

40505_p49_b.jpg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建設思想與以往的政治理論有著根本的區別,即它所爭取建立的和鞏固的是人民的政權,而不是少數人為少數人謀利益的政權。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首先要教育我們的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政治意識、政治覺悟,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要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這個黨的宗旨,這是共産黨人初心的要義。政治立場錯了,其他的政治能力、政治業績等就會變質,成為達到個人目的的手段,甚至成為貪污腐敗、違法亂紀的遮羞布。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教育我們的黨員幹部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特別是要樹立核心意識、維護中央權威。要科學理解和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強集中治理,力挽狂瀾,使得正氣上升,邪氣下降,很得民心。加強全黨、全社會的政治建設,還應當繼續做好黨紀國法方面的教育和整頓工作。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還要教育我們的黨員幹部培養良好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作為共産黨員,要始終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在理論上,要站得高,看得遠,頭腦清醒,始終引領社會思潮前進;在實踐上,要當先鋒,做奉獻,公而忘私,始終帶領人民奮鬥。要密切聯繫群眾,深入群眾,傾聽群眾的呼聲,時時處處為群眾著想。同時,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乾乾淨淨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作者為中共中央編譯局研究員)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本質關聯

  吳曉明

40505_p50_b.jpg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有三個“意味著”。其中“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説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與科學社會主義的進程有著本質的關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僅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具有決定性意義,而且意味著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問題核心已高度聚焦于中國,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發展具有了一個當代的形式、現實的形式、實體的形式。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是我們對《共産黨宣言》發表170週年的最好紀念,是我們對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的最大貢獻。(作者為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陳金龍

40505_p51_b.jpg

  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應有國際視野和世界眼光。

  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體現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中國智慧:以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取向;全面深化改革以獲得發展動力;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時刻保持社會主義的發展定力。

  二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崛起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經驗:從國情出發自主選擇現代化道路;匯聚多方力量推動現代化進程;有效協調現代化過程中的重大關係;建構有助於現代化的國內外環境。

  三是中國逐漸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共商共建共用”全球治理基本理念的確立;全球治理重大問題的中國方案,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等;全球治理具體問題的中國方案。(作者為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共産黨宣言》的真理魅力

  王永貴

40505_p52_b.jpg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産黨宣言》的問世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事件。《共産黨宣言》是一座豐富深刻的思想富礦,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光輝文獻、理論之基與信仰之源。以其強大的理論和實踐價值開創了世界無産階級革命的新局面,不斷引領著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

  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正成為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旗幟。可以説,中國共産黨是《共産黨宣言》精神的當代踐行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共産黨宣言》精神的當代展現。(作者為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

  作者:李君如 楊金海 吳曉明 陳金龍 王永貴 編輯:單穎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