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進一步顯現

2018-03-14 09:54: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作者:竹立家 國家行政學院紀檢監察室主任、教授

  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制度自信的“底氣”都源於一個社會所追求的“價值合理性”,而價值合理性是一個指涉“政治意識形態”的話題。因此,“制度自信”説到底是基於意識形態的“價值自信”。這就是説,我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合理性信念,是建立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堅持和確信基礎上的。

  從當代人類文明發展的語境來看,“制度自信”既具有“價值理性”的特點,又具有“實踐自覺”的特點。就目前世界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而言,具有“系統性制度體系”支援的政治意識形態,最主要的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思想體系。資本主義是以“自由”為基本價值構建系統性的社會制度體系,強調“自由的制度”和“自由的價值”;社會主義則是以“公正”為基本價值構建系統性的社會制度體系,強調“公正的制度”和“公正的價值”。因此,在社會實踐中,資本主義在制度構建過程中信奉“自由優先於平等”的理念,追求“自由民主”的社會理想,強調自由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而社會主義在制度構建過程中則追求“公正民主”的社會理想,強調公正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由於兩者基本價值理念的差異,造成兩種社會“制度形態”的差異,並進而形成制度之間的競爭。

  毋庸置疑,在當前人類文明的重要轉型期,中國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指引下的當代敘事非常精彩,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進一步顯現。通過40年的努力,中國已經從人類文明的邊緣向中心挺進,在全球化和資訊化的新的歷史時期,無論人們願意不願意,中國作為“踐行社會主義制度的文明體”,正在成為“世界新秩序”和“文明新形態”的重要塑造者,成為人類擺脫當代“文明困境”的重要推動者。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以科技進步為基本推動力,以全球化和資訊化為主要特徵的當代世界發展進入快車道。“文明轉型”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趨勢。世界利益格局的分化、重構、重組出現日新月異、令人眼花繚亂的快速變化,“中國融入世界”和“世界融入中國”的雙向交流、滲透、切入、傳播速度也在加快。可以説,全球化和資訊化所帶來的一個重要事實是,中國作為一個13億多人口的社會主義“巨型國家”的“現代性介入”,不但改變了我們自己的生活狀態,也在“形塑”著世界的面貌,並深刻影響著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

  眾所週知,全球化和資訊化所帶來的不同文明之間的物流、人流、資訊流的相互流動,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改變了已有的世界圖景。使“地球村”的概念日漸清晰,使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康得式命題”具有了緊迫的現實意義,人們再也不可能抱著“犬儒主義”心態獨善其身,人類事務的相互聯繫、影響、制約正在成為一種常態化趨勢。文明的“話語權”之爭會日益激烈,資本主義的“文化霸權”日漸式微,隨著社會主義道路給中國帶來的繁榮昌盛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中國的體現,所謂“意識形態終結”的神話不攻自破。過去多年來在“新自由主義”倡導下的世界秩序,由於不公正、不平等和財富高度集中的加劇,在最近一段時間正在陷入破敗、衰退、力不從心的境況之中,對“新自由主義”的反思和“不信任”正在成為全球性現象。

  這就是説,在按照新自由主義價值所塑造的一個“不公正的世界”上,人類“物質財富的增長”與“精神世界的空虛”相攜而來這一相映成趣的事實,使當代人類深深陷入“文明的困境”之中。消費主義、虛無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的流行不僅在侵蝕人類理性,而且也在蠶食人類的心性,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正在把人類帶入一個“價值空白地帶”,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虛偽性”和“欺騙性”使人類文明面臨著越來越大的風險,也使這個世界處於越來越大的動蕩不安之中。就當今世界的發展態勢來看,資本主義價值所主導的世界體系,正在把人類文明導向“死衚同”,文明處於艱難的抉擇之中。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成功實踐及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的迅速崛起,為人類文明前景提供了理念、制度、道路和發展模式的選擇,極大地強化了社會主義理念在當代文明中的地位,增強了中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在當前人類文明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段,“制度自信”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現實基礎,而要講好“中國故事”,就必須突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鮮明性特徵,讓世界更了解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認同和支援中國為建立一個公正、合理、和諧、和平的“新世界”所付出的努力。

  因此,對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是我們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基本動力,社會主義價值理想和制度安排,是我們追求理想社會的基本目標。不言而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從根本上體現和反映了人類的理性共識和“共同價值”,在未來社會主義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我們必須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制度上的落實”,促使價值和制度的高度融合、一致、和諧,防止“價值空置”和“制度空轉”的現象發生,讓制度真正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本內涵和意蘊。只有這樣,我們的“制度自信”才能獲得價值支撐,社會主義道路也才具有世界意義,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與發展也才能引領人類文明未來發展的方向。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