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IMF和世貿官員談中國定位

時間:2010-09-20 09:42   來源:廣州日報

佐利克

奈傑爾喬克

早滕正浩

  “繁榮與貧困”、“先進與落後”、“龐大與渺小”、“機遇與風險”……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三大國際經濟機構的官員使用了一組反義詞來描述當今的中國。在他們看來,只有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才能客觀理性地評估一個多元的、複雜的國家,“盲人摸象”之舉只會“誤讀”這個發展中大國。(據新華社)

  世行行長佐利克:應注重中小企業發展

  談到對中國的看法,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打了個有趣的比方:“這就像是一隻身形龐大的大象很難藏身樹後一樣,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世界矚目,必須理解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經濟體。很多不了解中國的人並沒有認識到,中國至今還有大量的貧困人口,一些偏遠農村到現在還沒有通電。”

  佐利克認為,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是中國政府在中長期內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他還指出,中國不少農村地區的中小企業仍面臨融資難問題,解決好這一問題對於保持經濟增長後勁至關重要。

  IMF高級顧問喬克:轉變經濟增長模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高級顧問、中國事務負責人奈傑爾喬克指出,目前對於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存在很多爭論和誤解,這部分是由於中國的多樣化特徵。“如果只是訪問過上海,很難説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們在那裏可以看到發展,看到金融市場,感受到增長步伐。”他説,“不過,如果把視線轉向中國內地,情形則大不一樣。”

  喬克認為,為維持經濟增長勢頭,鞏固成果,中國需要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實現經濟增長點“由外到內”的轉換,需要各領域改革和各方合作。

  世貿官員早滕正浩:提高勞動者素質

  “中國政府及時有力的經濟刺激政策不僅使本國在2009年實現經濟回升,還為全球尤其是亞洲地區的經濟復蘇做出了突出貢獻。”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政策審議司官員早滕正浩則對中國在金融危機期間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但他同時指出,中國經濟中收入分配不平衡問題較明顯。

  早滕正浩認為,中國應擴大內需,採取多元化進出口政策,鼓勵服務業的發展,這些都有助於提升中國的經濟地位。此外,他認為,中國政府仍需繼續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從低技術勞動密集型産業向高附加值産業的跨越。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