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強:發展低碳經濟成為一種新潮流

時間:2010-03-03 09:42   來源:經濟參考報

  能源、環境和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所面臨的三大問題。為了有效兼顧三者利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京都議定書》中首次提出排放權交易制度。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世界各國雖然未能就減排目標達成一致意見,但都殊途同歸走上了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低碳經濟之路。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能源消耗量大、使用效率低,嚴重破壞環境等問題,經濟發展受到資源、環境與人口等瓶頸的嚴重制約。因此,我們必須徹底變革經濟發展方式,依靠科技創新,走節能環保的低碳經濟道路。目前,中國已向世界承諾,到2020年要將單位G D P碳排放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40%至45%。向低碳經濟的全面轉型將成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

  在聯合國的推動下,世界各國積極行動起來,紛紛建立低碳發展戰略及相關法律。2003年英國政府發佈能源白皮書《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首次以國家文件的形式提出低碳經濟的理念。歐盟委員會于2007年提出了歐盟戰略能源技術計劃,目標是把歐洲改造成高能效、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經濟體。

  美國參議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確定發展低碳經濟是美國未來重要的戰略選擇。次年,美國眾議院推出《2009年美國綠色能源與安全保障法案》,構成了美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法律框架。日、德、法、澳、加等國家都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發展低碳經濟的長期規劃。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碳資源國家,無疑將成為國際碳金融市場上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在傳統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方面,中國和西方的差距不下數十年;而在低碳金融領域,中國和西方的差距大約只有五到十年,只要奮起直追,完全可以和發達國家碳金融市場實現同步發展。

  而北京作為首都,在金融方面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北京市政府對低碳金融的發展也是高度支援。在新的形勢下,如何順應全球低碳革命和低碳金融發展的大趨勢,充分發揮低碳金融在推進節能減排過程中的作用,把北京這個全球重要的碳資産聚集中心變成真正強大的碳資産管理中心,最終發展成為全球主要的碳金融交易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低碳金融中心,形成我國金融産業新的增長極,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的重大問題。 (賀強)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