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翅大戰”折射“大叔”很痛苦

時間:2010-03-03 08:46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中國人常説“出奇制勝”,筆者認為外來戶麥當勞深諳此道。最近麥當勞推出堪稱全球麥當勞的經營歷史上聞所未聞、市場學中也是史無前例的一個奇招——“券券通吃”,消費者拿任何品牌的雞翅折扣券都可以在麥當勞使用,並且再打9折。這也就是説,消費者拿一張肯德基炸雞優惠券,也可以在麥當勞使用。

  從表面上看,這則事件僅是一般的“價格戰”,肯德基率先開戰,兩隻辣雞翅減價,由原來的8元變6元,麥當勞隨即反擊——兩隻雞翅由7元減到5元,並且使出奇招“券券通吃”。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後,是兩者在內地市場份額上的激烈爭奪,更深層次上講,是美國經濟衰退及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一個側面反應。

  為何這麼説,也許美國媒體的兩則新聞報道足以説明問題。一則報道説,麥當勞今年1月開業13個月以上的同店銷售增長2.6%,其中歐洲/亞太區域的銷售勁升4.3%,但美國同店銷售則逆勢下滑0.7%。另一則報道稱,隨著美國失業率創26年來新高,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減少吃早餐,快餐業的早餐生意因此大受影響。麥當勞公司首席執行官斯金納説,該公司的早餐總銷售額雖有增長,但1.4萬家設在高失業率地區的分店生意卻大受影響。

  經濟衰退—失業率攀升—早餐生意慘澹—業績下滑—轉而追求其他市場的更高效益,這就是美國兩大快餐店的生存邏輯。

  美國媒體的報道也不禁讓筆者感嘆:連早飯都吃不上,無怪乎美國民眾全然感受不到美好的日子再次來臨。實際上,民眾的實際生活水準與美國整體的經濟狀況也的確是兩回事。美國商務部上週五將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産總值(GDP)的修正數據上調至增長5.9%,這個數字看來非常強勁,但事實上這只是意味美國的經濟規模回復至2007年5月左右的水準而已,作為經濟增長主要指標之一的失業率仍是高居不下,接近十分之一的美國民眾仍沒有工作。

  除了平民百姓外,大小商戶的實際經驗也經常與經濟數據脫節。比如,2月份密歇根州大學消費預期指數(美國預測經濟走勢和消費趨向的一個重要先行指標)跌至68.4,根據相關統計,該指數跌至這個水準時,按年實質支出將萎縮0.5%。然而,零售商如咖啡連鎖店星巴克、連鎖超市Safeway及家居裝修用品店家得寶等最近公佈業績不僅顯示出,非必要開支出現反彈現象,還異口同聲地稱對增長感到樂觀。

  本週五美國2月非農就業數據就將出爐,調查顯示,多位分析師認為,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將從1月份的5個月低點9.7%上升至9.8%。不知道這個信號會不會促使肯德基出臺KFC(肯德基的英文縮寫)版本的“券券通吃”。 (梁敏 )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