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收入分配進深度調整期

時間:2010-03-03 08:54   來源:新華網

  在2010年的中國官方表達中,“調整收入分配”一詞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現在各種場合。擔任政府智囊的學者們指出:從深層次對收入分配進行調整是中國政府目前面對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決定“結構調整之年”成敗的關鍵環節。

  春節前後,中國多位領導人頻繁在公開場合表態,強調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的重要性。2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談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把“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放在了首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也先後提及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讓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在新華網上推出的網上調查顯示,“收入分配”登上“兩會最關心話題”之榜首。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指出,中國當前的收入分配不均主要表現為居民勞動收入在整個要素財富分配中的比重越來越低。對於絕大多數中低收入民眾來説,勞動力收入是其最為重要的收入來源,甚至是多數人唯一的財富收入來源。當勞動力在整個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過低時,自然會導致絕大多數居民收入水準十分低下,消費支付能力小。

  資料顯示,近十幾年來,居民收入佔中國的國民總收入比重不斷下降,政府、企業比重則不斷上升。上世紀90年代初到2005年的《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表明,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由68%降至60%,政府和企業部門分別由16%和16%升至17%和23%。

  此外,再次分配中,中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由69%降至59%,政府與企業分別由19%和12%升至21%和20%。

  央行2008年四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2007年居民收入佔國民收入比重下降至57.9%。而在美國,居民收入佔國民收入比重高達70%。

  溫家寶27日與網友線上交流時表示,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分好,關係到社會的公平正義。

  他説:“如果説把做大社會財富這個“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責任,那麼,把分好社會財富這個“蛋糕”,那就是政府的良知。”

  按照溫家寶總理此前提出的改革國民收入分配的要點,中國政府今年將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深化壟斷行業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進一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對城鄉低收入困難群眾給予更多關愛,保障好他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權益,繼續抓好扶貧工作。

  專家們指出,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是關係到經濟增長由過度倚賴出口向內需拉動轉變的深層次問題。以2009年房地産市場為例,隨著房價飛漲,有能力購房者在樓市的高歌猛進中不斷積累財富,而無力支付首付的居民則離一套基本住房的購買力越來越遠。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得從根本上提高勞動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弱化權力在要素市場的支配關係,減少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干預,通過公共決策減小既得利益制度化的幾率等。”易憲容説。

  他認為,加快中國城市化進程,放寬中小城市戶籍都是調整居民收入分配關係的重要方面,將成為“兩會”上的熱點議題。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全國政協委員遲福林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建議政府明確收入分配改革目標,把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佔比從約60%提高到70%左右。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張小濟也提出,在一次分配過程中,政府不應該是主導力量,而應該給市場更大的主動權,政府應該在二次分配上下更多功夫。

  他説,只有在效率優先的基礎上兼顧公平,比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推進稅收改革,讓農民工自由流動、和城裏人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務,給予所有人公平的就業機會,平等享受公共資源的權利,中國才能夠完成收入分配的深層次調整。(記者陳雍容 劉劼)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