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應以豐田“召回門”為鑒

時間:2010-03-02 10:09   來源:廣州日報

  豐田“召回門”是豐田的悲劇,當然也是全球汽車工業的悲劇,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豐田章男已經站出來表明態度了,我們希望這是豐田化壓力為動力的開始,也希望我國的汽車廠商都能引以為鑒,給予産品設計和品質控制環節更多的關注。

  2009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了1364.48萬輛,躋身世界新車銷量第一,但是這近1400萬的新車是否都做到了沒有任何缺陷呢?根據當地相關法律,日本僅2001年就召回了329萬輛問題車型。據統計,中國汽車召回管理辦法自2004年起實施,至今6年間共召回了300多萬輛,其中還有約80%是在有關部門介入調查之後,汽車廠商才發佈召回公告的。

  根據中國質檢總局公佈的數據,2008年缺陷産品管理中心共開展20多次缺陷調查,由缺陷調查而引發的召回車輛數量達43萬輛,佔2008年中國汽車召回車輛總數的80%。而據媒體報道,汽車召回制度在中國實施五年多來,一共召回了330萬輛車,其中29%是在缺陷産品管理中心主動調查下引發的,而不是企業主動上報引發的。這組數據充分反映了國內汽車廠家召回的誠信意識和主動意識亟待提高。

  值得深思的是,引發豐田此次全球大規模召回的最初投訴,發生在汽車消費環境非常成熟的美國市場。反觀中國汽車市場,雖然其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新車市場,但氣囊未彈出等涉及交通事故的品質投訴往往因為多頭管理、鑒定不易等原因而很難水落石出。所以,應考慮由質檢部門、公安交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國家級檢測機構等成立跨部門的車輛公路交通事故品質調查委員會,對交通事故中可能埋伏的品質隱患嚴查到底,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

  2009年,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在這種背景下,廠家要把品質當作最重要的生命線,主管部門要加快“汽車三包”等法規的制定,絕不能讓今天産銷兩旺的井噴成為明天大量投訴和事故的誘因。(余勝海 新浪部落格)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