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高手先發制人 保衛不保守

2010-09-26 16:09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程軼文

  因為CPI近期內很難有大幅回調的可能性,在負利率時代來臨之際,很多人認為加息的幾率在逐漸增大,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既然漲幅已經超過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CPI會使市場加息預期有所增強。不管加息的希望有多大,保證自己的財富不至於縮水才是目前很多投資者理財的首要目標,今天就帶您了解幾位咱們身邊的理財高手。

  案例一

  縮短期限迎接加息

  王翎是一家民營企業的會計,老公則是某事業單位的中層幹部,每個月兩個人的工資收入在一萬二左右。因為女兒已經上了小學,所以工作並不緊張的王翎這兩年一直把打理家中的財産作為自己的第一要務。然而今年以來,物價尤其是日常消費品價格上漲很快,讓這個愛看新聞的主婦聞到了濃厚的通脹味道。她給記者舉例説,以目前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25%計算,如果在去年8月存1萬元,今年8月到期後,連本帶息共10225元。但由於今年8月份CPI同比上漲3.5%,這10225元僅相當於一年前的9875元,貶值125元。這樣看來,難道錢還要放在銀行裏嗎?

  可是,對於眾多的普通投資者來説,如果不存銀行又能把錢放在哪呢?

  王翎對此頗為糾結:“雖然銀行的利息低,但不少人還是願意把錢放在銀行裏以圖省心。”王翎介紹,自己周圍有不少人投資基金、股票、黃金等。早在五一期間,她就將家裏的一筆到期的5萬元定期存款轉為3個月定存。她認為負利率來臨之後,銀行很可能有加息動作,一旦央行在最近3個月內加息,自己就能及時分享到加息後的收益。王翎的理論是,對於偏好銀行存款的人士來説,目前辦理定期存款的期限不宜超過半年。此外,她還將家裏的10萬元存款購買了兩款短期銀行理財産品。她認為,現在銀行理財産品的結構也在悄然變化,短期理財産品越來越多。王翎自己就購買了某商業銀行“匯理財穩利系列”産品,期限為6個月,且保本保息。她不無得意地説,保本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往往低於基金投資,但是勝在本金有保障。王翎提醒其他投資者,她從多家商業銀行了解到,不同銀行發行的超短期産品在細節上有一定差異。比如説,贖回時,各家銀行的資金到賬日是不同的。在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時要看清楚條款細節,是否保本、交易費用、到賬時間、收益説明等問題都必須清楚。

  案例二

  抓住低點進股市

  今年7月初,曾經和朋友發誓永遠不炒股的于寧還是去招商證券開了戶,成為了一個中年新股民。他之所以發誓永不炒股還是緣于自己弟弟的經歷,于寧的弟弟早年曾經靠給旅行社開大巴包車掙了一筆不小的啟動資金,而且靠著這筆錢,他還在股市把資産翻了番。於是,心氣上來的他把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十七萬元也拿去投入了股市,因為兩位老人始終有一個住農家院養老的夢想,按照他當時的話説:“我給您二老把養老的地方從農家院變成別墅。”結果萬萬沒有想到,于寧的弟弟不但沒有把農家院變成別墅,連原來的本錢也損失了大半,一度讓兩位老人聞股色變,生怕自己連半個農家院都保不住了。儘管後來于寧的弟弟把自己的錢補進去還給了老人,但是兩位老人從此再也不敢進行定期存款以外的投資了。這件事不僅對於兩位老人刻骨銘心,而且也給一直做事穩妥的于寧上了一課,他於是發誓不沾股市。

  但是,今年二月份以來,眼瞅著CPI噌噌地往上漲,而于寧又拿到了一大筆岳母家老房拆遷款,他有點不知如何是好了。他按照一位理財師朋友的指點,購置了一套學區房出租,買了兩份分紅保險,還添置了一點金貨。按照理財師的意思,可以在低點投資股市,他還是有些猶豫,直到他錯過了最低的2300多點後,于寧把心一橫,決定把最後剩下的12萬投入股市,“反正我已經按理財師的要求配置了各項資産配比,這十來萬掙了算賺的,要是賠了,我也認了。”

  沒有想到的是,從他7月下旬開始出手算起,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他竟然贏利超過10%,最多的時候,賬面上竟然有了15萬,這不由得讓于寧小小的得意了一下:“看來我平時關注國家大事還是對了,我買的都是新能源和農業股,東方電氣22塊進的,現在都31塊錢了,光這一隻股票我就掙了一萬多。還有六國化工我也掙了8000多,還別説,現在有點小小的膨脹了。”不過,他時刻用弟弟的教訓提醒著自己,目前,他已經把掙來的錢取出來了,還保持著賬面上12萬的本錢,他希望自己的低點入市能夠抵禦通脹。

  案例三

  敢於消費多方投資

  在加息的預期不斷增大的時候,有些還欠著銀行房貸的人打算提前還款。顧兵身邊有些同事和朋友就有這樣的考慮。但是顧兵的做法是,暫時擱置提前還貸計劃,把手裏的流動資金進行消費和投資。在金融危機期間,顧兵的理財方式以防守為主,原本的家裏裝修、給女兒買鋼琴、購買小汽車等計劃都按兵不動。去年,顧兵所在的旅行社效益增長不少,這也讓他對今年的業績更有信心,讓他增加了家庭消費的信心。去年底領了年終分紅後,他手裏有40萬元左右的儲蓄,考慮到物價上漲的趨勢,他拿出20萬元用於滿足家庭消費需求,給女兒買了一架2萬元左右的鋼琴,還圓了自己的SUV夢想,把家裏服役9年的白捷達換成了日産奇駿。剩餘的20萬元,他配置了黃金和基金等理財産品。他説:“目前基金的收益還不錯,因為是在1月份抓住了低點建倉,到3月份已經有了超過8%的漲幅,不僅跑贏了CPI,還跑贏了房貸利率。”

  “在金融危機時期,投資理財最好是現金為王和謹慎觀望。在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階段,操作方式就要調整了。”顧兵認為,跑贏CPI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做保值且有一定收益的投資,既避免資産縮水又有一定的收益。實際上,早在去年底時,顧兵就開始考慮家庭資産保值增值的問題,他最終決定投資黃金與投資基金,這兩樣他都打算長期持有。他的觀點是,現在的形勢下,如果留好了過冬的糧食,也不要虧待了自己,該消費時就出手。擁有一輛四驅SUV是他多年的願望,始終不願出手的原因是一方面擔心車子降價,另一方面覺得還得再攢點錢,現在,他認為負利率時代下,貨幣還得不停地貶值,與其這樣還不如早點兒開上心愛的汽車。看來,敢於消費在這時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案例四

  發揮特長認準商鋪

  一邊是政策調控,樓市與市場進入僵持期;一邊是存款“貶值”,錢放在銀行裏越來越不值錢了。究竟要不要出手繼續投資房産一直是田倩倩的一件心事。作為一個開發商的家屬,田倩倩對於樓市始終都比較關注,所以她的投資也始終在這方面,趕在政策調控之前,她已經擁有了四處房産,一處是自己居住的三居室,兩處是小戶型的酒店式公寓,還有一套學區房正在出租著,那是她留給自己孩子將來上學用的。現在,她先生又往家裏交了一筆不菲的獎金,這讓她不知是不是再繼續投資房産。

  在研究了北上廣深的最新統計數據,還有萬科、保利等上市公司的業績之後,田倩倩還是打算發揮自己的特長,“既然我一直都在這個領域投資,而且我先生還有很多業內的朋友,我幹嗎非要買基金進股市呢?我還就認準房地産了,這一次,我就要買一個小商鋪,先出租給別人拿租金,以後一旦我有機會了,我也許還開個小時裝店什麼的,反正,不花錢也會貶值,我才不會選擇把錢存銀行。”這一次,田倩倩選擇的是位於房山良鄉大學城輕軌附近的一個新開盤小區底商,“因為輕軌房山線年底才通車,這裡現在的商業氛圍還沒有完全起來,這套40多平方米的商鋪單價才一萬七,這個價錢在城裏還買不了一套大開間,而且周邊的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學生越來越多,我就不信租不上價錢。”她私下告訴記者,這個開發商也是他先生的朋友,儘管並不特別熟悉,也基本上沒有打太多的折扣,但是能夠在商鋪開盤時就選擇到自己心儀的戶型她已經非常滿足了。看來,這一次她又打了一個漂亮仗,是財富保衛戰的一個小勝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