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成支付首選 節前消費提防八大雷區

2010-02-01 13:10     來源:新華網     編輯:胡珊珊

時下,具有方便、快捷、透支等優勢和各種獎勵、優惠措施的信用卡已成為越來越多市民消費支付的首選。不過,刷卡雖然瀟灑,但“喜刷刷”卻不那麼簡單,隨著春節消費旺季的到來,信用卡一系列的開卡、刷卡問題和漏洞又擺在了市民們的眼前。遺憾的是,很多的辦卡、持卡者卻警覺意識薄弱,並未意識到這些隱藏的風險,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損失了金錢又賠上了信用。

應用篇

雷區一:為禮物辦卡或因小失大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至少有七成的信用卡屬於“睡眠卡”。而造就這種局面的原因除信用卡推銷人員為完成任務想方設法無限制發卡外,辦卡人為拿禮物而頻繁重復辦卡也是其中之一。

在北京一家時尚雜誌社工作的韓小姐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卡迷”,之前她對信用卡來者不拒,只為拿到各種小禮物。事實上,她也並未撿到便宜,據她介紹,2008年2月辦的一張信用卡雖然沒有開卡,但在去年仍收到了欠費100元的對帳單,銀行(資訊論壇産品)稱是信用卡年費所扣。“相當於花100元買了他們贈的那個刷牙杯,而且因為拿到對帳單時距還款日已過了一個月,造成了還款逾期,太得不償失了!”韓小姐有些後悔地説。

去年7月,銀監會發佈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未經持卡人授權,在信用卡激活前,不得扣除任何費用,這為淘禮辦卡一族似乎開了綠燈。但這也不意味著可以無限量辦卡,因為,所有的信用卡記錄都會反映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個人徵信系統上。

商報提醒: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據記者從一些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處了解,雖然只要沒有惡意透支、逾期還款等,就不會對個人信用記錄産生影響。但如果被發現頻繁辦卡、銷卡,銀行就可能考慮短期內暫停向其發卡。如建行如果發現辦卡人已在其他銀行擁有多張信用卡,並超出其收入可承受的範圍,就會拒絕發卡;而如果客戶此前在建行辦理過信用卡,但未激活使用,今後就無法再申辦相同類型的信用卡。同時,銀行信貸方面的人士還指出,信用卡不激活並不意味著不會對持卡人産生任何影響。辦理信用卡不使用在個人徵信報告上也會有所體現,以後貸款買房、買車都可能受到影響。

雷區二:境外消費多備卡少取現金

近幾年出國旅遊、境外購物漸成新的潮流。但在境外消費與境內消費不同,會由於結算方式、幣種、交易線路不同而差距很大。

在境外購物時,市民們能刷卡就刷卡,儘量不要提取現金來使用。首先,旅遊時身上攜帶大量現金,不安全也不方便。其次,用信用卡在境外提取現金,一般按3%收取手續費,而且還按日收取高額利息,太不合算。因此,為了以防萬一,市民可以多備兩張信用卡,且在臨行前確保信用卡在使用期內。選卡首選銀聯卡,它可以在新馬泰、日韓、美國、歐洲、澳洲等30個國家和地區使用。買單時,也儘量選擇接受銀聯卡的商戶,這樣可以省去貨幣轉換的費用。

除了銀聯卡,還可以使用雙幣種信用卡VISA和MASTER,雖然需要收取一定的貨幣轉換費,但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如前往日本、韓國等地,可備上VISA卡,因為這兩個國家VISA卡布點廣泛;打算前往歐美的話,不妨攜帶MASTER卡,可向銀行申請辦理人民幣/美元卡或人民幣/歐元卡。

不過需要持卡者注意,用人民幣償還美元或其他貨幣時,不同銀行的到賬日規定或有不同,所以應了解發卡銀行到賬日的規定,並儘量不要最後一天才去還款,以免産生不必要的逾期還款滯納金。此外,雙幣信用卡裏的美元和人民幣不能簡單地互相還款。因此,如果需要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還款,需要通過發卡行櫃檯、電話或者網上銀行要求購買外匯。否則,逾期將會産生一筆數量不小的滯納金。

商報提醒:信用卡境外消費很多事宜更應注意,尤其是安全方面,多注意一些細節,留意用卡的規範,謹慎使用。消費後,刷卡憑證、簽購單等都要謹慎保管,以免個人資訊被盜用。

雷區三:保存好消費記錄防克隆盜刷

POS機刷卡後,很多持卡者對POS單都不是謹慎收好,有的甚至隨意丟棄或是揉成一團扔掉,殊不知這一舉動為其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近日,繼收購借記卡之後,市場上又出現了收購信用卡POS單的群體。在一網站論壇,一帖子聲稱:“收購POS單,價格面議,要求刷卡賬號完整,金額和日期不限。”據記者調查了解,他們的用途就是為了獲取信用卡POS單上的卡號等個人資訊,有克隆卡盜刷的嫌疑。

目前,各家商戶的POS機並非都有卡號遮罩功能,因此對POS單的保管不能掉以輕心。犯罪分子在獲得克隆卡後,並不需要密碼也能刷卡,尤其是在一些航空、酒店的預訂系統上,預訂者只需報上姓名、電話及信用卡的末尾4位,就能為飛機票或酒店預訂提供信用卡擔保。

商報提醒:刷卡消費結賬時,不要隨意將信用卡交由他人,更不要讓信用卡離開自己的視線,以避免信用卡資訊洩露。信用卡背面的簽名欄很重要,如果發現被人盜刷,可以據此進行訴訟,如果發現簽名不符,消費者可以據此追償損失。

雷區四:臨時提高信用額度還款別逾期

春節將至,各大銀行急人所急,紛紛提高信用卡透支額度,滿足持卡人節日期間的透支需求。信用卡透支額度的增加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固定上調額度,説明持卡人用卡情況良好,信用記錄良好,銀行為鼓勵持卡人,會經過一定的審核和評定,最終為持卡人提高透支額度。這種情況下,信用卡每個月的帳單日、還款日及免息期都不會改變,上調額度永久有效;而另一種則是臨時上調額度,具有一定的有效期。有效期過後,信用卡將自動恢復正常額度,大多需要持卡人主動申請。如光大銀行和民生銀行信用卡透支額度臨時上調的期限分別為45天和1-2個月,期限一過,額度便會自動降回。

在這期間,持卡人可以按照上調後的透支額度,使用信用卡。但是一旦45天期限到了,持卡人再使用臨時調增的額度且逾期不還的話,欠款將額外收取5%的超限費。

商報提醒:上調信用額度有喜有憂,關鍵看持卡人怎麼用。對於固定上調,只要注意不超限就好;但對於臨時上調額度,則一定要記住多出的信用額度的消費要及時還款,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影響個人信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