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通脹的投資三大方向:持黃金還是持房産?

2009-11-30 10:07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胡珊珊
  牛年的年終並不平靜,股市雖然擺脫了上半年的低迷,重回3000點,但是風險也隨之而來;樓市正在上演“瘋狂的11月”,房價不僅回到了2007年的歷史高點,甚至還有過之;作為避險工具的黃金,經過了前期的大幅度上漲,已經衝破了1100美元大關;有些人開始擔心,傳説中的通貨膨脹是不是真的會來呢?

  因為通貨膨脹向來就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國內官方的口徑是比較謹慎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日前特別強調,2010年中國基本不會發生通貨膨脹。但在現實中大家都能夠感受到,股市、樓市、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事關民生的水價、電價、燃氣的價格都在醞釀調整,出於通脹預期的考慮,百姓倍感困惑的是,一旦通脹真的來臨,我們該如何應對。本期的《財道》就談談應對通脹的話題,這裡既有專家的宏觀理論,也有您身邊百姓的具體操作,就當給您提供一個思路,僅供參考。

  專家:儘量多持有資産

  作為機構投資的專家,美國紅川投資公司的吳向宏博士專門就應對通脹給老百姓提出了如下的建議:

  “第一條就是多持有資産,比持有現金更為合算。要注意的是:所謂的資産,指的是一切既不是本國貨幣、同時又具備保值功能的東西,不一定是實物資産。土地、房産、私人股權、股票、藝術品以及外幣,都是資産。”他建議的第二條是,並非所有資産都會有超過通貨膨脹的升值幅度:既然資産升值的通貨膨脹過程中,消費品的漲價幅度可以低於通貨膨脹率,那麼,有些資本品的漲價幅度同樣有可能低於通貨膨脹率。極端一些的例子就是,有些資本品的漲價幅度,或許會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目前有些所謂“投資指南”,往往不負責任地勸告投資人在通貨膨脹期一味買入資産,以“流動性過剩”為由,宣傳“房市股市不會跌”。千萬不能被這些話所蠱惑,一定要記住,不是所有資産都會賺錢,要慎重選擇投資品種。

  有了資産→特定資産的思路,剩下的就是選擇特定資産的時機了,吳博士的第三條建議是,特定時期,資産的市場價格有可能超過升值潛力。他認為,誰都不是傻子,既然你知道有通貨膨脹,資産會升值,別人也會知道。大家一哄而上炒資産的結果,資産價格可能抬得過高。

  舉個例子,從長遠來看,股票和房地産是最適合對抗通貨膨脹的資産。世界主要經濟體中,鮮有這兩種資産的長期走勢不能跑贏通脹率的。只要你在適合的價格購入這兩種資産,然後長期持有,幾乎肯定會賺。

  方向一:黃金成為替代品

  從澳大利亞念完書回國,林琳進入一家時尚類雜誌工作,因為工作節奏相對緩慢,所以她就有了更多的時間打理自己的理財事務了。這兩個月所做的事概括起來就是——把股市的錢轉到黃金上。林琳是在2004年下半年開始了股民生涯,期間也算經歷了股市的起起伏伏,還好林琳喜歡鑽研,運氣又不錯,五年下來實現了資産翻三倍的“輝煌業績”。

  由於十多年前那次通脹時,林琳有些切膚之痛,再加上炒股又讓她養成了關注時事的好習慣,尤其對於財經類報道,市面上的財經報刊她都買來看看,既積累了一些經濟類理論,又有利於她關注市場的具體變化,以及政府不斷出臺的新政策。於是,一過完國慶節,林琳就不聲不響開始逐漸減倉了,雖然還留了兩隻她最難割捨的股票長期持有,其他的變現資金都放在了黃金和房産上。實際上,從五一開始,她就開始買入黃金,當然,這裡説的黃金是實物黃金,她總覺得紙黃金不是很踏實,要買就得買實物黃金。

  11月23日,一天之內,國際黃金價格每盎司上漲了16美元,刷新了前一天創下的紀錄。美黃金連開盤價格1151.8美元/盎司,盤中最高價格為1167.8美元/盎司。金價這樣的表現印證了林琳的選擇,儘管有人認為,近期黃金價格已將達到歷史的高點,投資黃金已經不保險了。但林琳覺得黃金能夠抵抗通脹的觀念在大家的觀念裏根深蒂固,不會使大家失去購買熱情。

  天富期貨的趙國域博士一語道出此次國際金價瘋狂上漲的原因,“黃金價格上漲的最根本因素在於通脹預期。”他認為,在中國國內水電氣價格改革的刺激下,國內商品無視任何利空因素,一路飆升。這相當於,水電氣價格上漲計劃推倒了中國通脹的多米諾骨牌,使人們對於通脹的預期空前高漲,進而推動了國際黃金價格持續走高。黃金的需求主要來自於保值需求,在通貨膨脹預期下,黃金保值功能越發顯得重要,這種需求也使國際黃金價格走高。“如果通脹預期形成通貨膨脹,那麼黃金價格還會繼續上漲,通常人們是越看漲,越要購買,而不是漲過之後才去買。”趙國域分析,在通脹預期成為事實之前,寬鬆政策不容易轉向,而一旦通脹成為事實,調控政策將隨之而來,反而不太容易漲了。

  方向二:房價暴漲房産增值

  相對於林琳的轉向選擇,何偉則一直執著地堅守著房産這一種方式應對通脹,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家仲介公司的區域經理。他告訴記者,自己從來沒有炒過股票、基金等,因為工作忙也沒有時間兼顧其他的理財方式,所以乾脆靠山吃山,就盯著房産一項進行操作了。

  何偉家住大興,所以對南城情有獨鍾,9月份開通的地鐵四號線既是對南城人民的一種巨大便利,也讓何偉投資的兩套小戶型收穫頗豐。他堅持的房産投資原則是——地鐵沿線的小戶型。2005年他在地鐵五號線終點的政新家園買過一套小戶型,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轉手掙了20多萬,由此堅定了他投資房産的決心。2007年和2008年年初,何偉兩次出手小戶型二手房,一套在角門附近,一套在南四環公益西橋,價錢分別是每平方米8000元和11000元。今年的行情讓他體會了收穫的快樂,角門的小房已經被他在十一期間出手了,價格賣到了14000元,一套房掙了小三十萬。公益西橋的房子他還不捨得出手,因為一方面可以保值,另外還能掙房租,今年的房子幾乎是一月一個價,10月份還賣17000元呢,現在已經漲到19000元了,所以,對於用房産抵禦通脹,何偉信心十足。他給自己制定了下一步的目標——學區房,因為自己的老婆懷孕了,一方面學區房保值增值能力強,另外,他已經開始為五一齣生的寶寶未雨綢繆了。

  對於人們投資不動産抵禦通脹避險,還有很多不同觀點。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小廣就認為,房地産業暴利時代是否結束還很難説,但最繁榮的時期應該已經過去。他判斷,房地産未來的成長性會降低,不會再像原來房價五六年翻四倍、五倍了。若真正出現“通脹”大部分人在這期間不會選擇買房,這就是通脹時期的地産蕭條的必然規律,大部分人買不起,房價也就不會上漲。

  方向三:股票債券藝術品

  通脹是財富再分配的競爭,在指導思想上最好不要抱著抄到底、悶聲發大財的想法,保值是最好的出手目的。因此,專家建議,除了黃金和房産,還有很多方式值得一試——

  藝術品:投資藝術品是不錯的選擇,如果選擇得當,升值的速度可能會大大快於物價上漲的速度,加上現在的藝術品市場日漸紅火,正成為越來越多人新的投資手段,值得一試。

  股票:通脹預期形成以後,對股市有一定的利好。通脹預期可以帶來股市火爆,比如有色金屬、房地産、銀行等板塊,都可能因此走牛。在較強的通脹預期下炒股,重在踏準行業板塊和選對個股,不宜做長線投資。投資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做被動投資也是不錯的選擇。

  債券:在通脹預期增強的背景下,有可能進入升息預期。應減縮短債券投資期限。當然通脹預期下,債券類資産仍需要進行適當配置。純債基金是良好的低風險産品,其不摻雜股性的純債特徵,可幫助投資人避免相應的投資風險。(侯振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