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本週實戰 炒新者三思而行

2009-10-26 09:22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胡珊珊
  今日開盤後,再過4個交易日,創業板首批28隻股在週五就掛牌上市了。上週五突破3100點整數關口,大盤成功越過了9月中旬的前期高點,為創業板進入“實戰”鋪好“安全墊”……

    近一段時間,我們經常聽到下面一些“聲音”。

    “創業板將成為名符其實的風險板。目前主機板尚未破發,中小板尚未破發,也許破發就從創業板開始。”著名財經評論人皮海洲表示,由於創業板過高的發行市盈率,將會抑制其上市後的炒作空間。

    “風險投資之父”成思危也表示,由於創業板公司出現了50倍以上的市盈率,風險不可不防。而著名博主葉榮添更對創業板作出了“首批上市的創業板企業股價上市後就會被腰斬”的論斷。

    “有的公司發行價已經透支了未來兩年甚至三年的業績,”基金經理老王分析説,不過上市當天出現破發的概率也較低,其中機構認可度高以及流通盤更小的公司有望取得較高漲幅。

    有研究者統計,2004年首批上市的8隻中小板股票,被爆炒後即連續下跌,這8隻股票平均需要569個交易日才解套,解套時間最長的達707個交易日,最短的也要431個交易日。

    其實,除了關注上市後的股價之外,市場還有一種擔憂,即創業板公司在募集到鉅資後會怎樣運作?市場人士文興認為,説創業的企業家看到錢來得太容易了,會沒有心思管企業,轉而去搞投機。這樣的觀點不在少數。由於募集資金召之即來,28家創業板公司發行大眾趨之若鶩,不僅網上投資者認購踴躍,網下機構認購也一樣熱鬧,如機構認購倍率最高的愛爾眼科高達173.72倍。想想看,原來創辦企業多麼艱難,要錢沒有錢,要市場沒有市場,現在呢?錢來得太容易了。能對那些企業家沒有影響嗎?不過主管部門已經聲明要加強監管,相信不會發生把投資者的錢一卷了之的事情。

    專家擔憂設立創業板的初衷是為了幫助有想法的人創業,也讓最初的風險投資有個出口。但當錢來得太過容易的時候,人的想法自然會多了起來。

    支撐創業板公司的高市盈率最終還是要靠業績説話,希望創業板公司用好募資來的每一元錢,讓投資者真正得到回報。

    監管是否到位?投機是否遏制?這一切有待將來驗證。(證券主持 尹武)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