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銀行三季度捷報頻傳 投行業務成盈利增長點

2009-10-23 10:28     來源:人民網     編輯:肖燕

  業內人士稱,儘管歐美銀行業已連續兩三個季度唱響盈利的主旋律,但是仍不容過於樂觀。作為銀行核心業務之一的信貸業務並沒有出現本質性的改變。一方面,銀行尚未對企業借貸敞開大門;另一方面,個人消費信貸領域更是在高失業率的籠罩下危機重重

  繼美國各大銀行第三季度財報相繼公佈之後,歐洲各國銀行的三季報也陸續出爐,各家銀行表現可圈可點。

  盈利:成了主旋律

  昨日,瑞士信貸公佈第三季度財報,該行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4億瑞郎,高出此前市場對其16億瑞郎凈利潤的預期,為今年最佳季度表現。其中兩大主要獲利來源為投資銀行部門和私人銀行部分,其投行業務稅前獲利為17億瑞郎,私人銀行業務則吸引了131億瑞郎的凈增資金。

  而此前一天公佈業績的德意志銀行的財報顯示,德銀第三季度凈利潤為13億歐元。截至9月底,德銀第三季度末的一級資本充足率上升至11.7%,比6月底的11%上升近0.7%。此外,德銀還表示,第三季度銀行所有的部門均實現盈利。

  “兩家歐洲銀行的業績都在市場的預期之內,在全球金融市場逐步走出低谷,並且在投行業務的強力支撐下,以盈利為主的業績是第三財季的主旋律,而且預計將延續到下一季度。”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而且,從這些歐洲銀行的財報可以看出,他們的盈利比美國幾大銀行的盈利模式更全面。”

  而美國當地時間10月21日,摩根士丹利與富國銀行同樣公佈了喜人業績。摩根士丹利第三季度凈利潤達87億美元;富國銀行第三季度凈利潤飆升98%,達32.4億美元。

  隱憂:信貸仍不樂觀

  雖然歐美銀行業績捷報頻傳,但仍舊面臨挑戰。就在富國銀行宣佈第三季度實現盈利的當天,洛奇代爾(Rochdale)證券公司的銀行業分析師理查德波夫(Richard Bove)將富國銀行的股票評級由中性下調至賣出,理由是該行的利潤品質相當糟糕。

  根據富國銀行的財報顯示,該行第三季度主要是依靠抵押貸款業務獲利。然而,目前美國抵押貸款申請數量正在下降,因此其未來的盈利前景堪憂。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也在財報中顯示,其商品交易的風險正在逐步上升,商品交易的風險價值從第二季度的2300億美元上升到了2500億美元。

  上述銀行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投資銀行業務幾乎可以説是支撐歐美銀行業今年業績盈利的主力。而隨著金融市場整體環境的逐步改善,銀行其他部門也開始呈現改善的跡象。這有助於歐美銀行進一步走出低谷,只是問題在於這樣的盈利模式能否持續。”

  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銀行在第三季度除了投行部門的盈利情況表現強勁之外,其私人銀行業務同樣表現不俗。摩根士丹利的全球財富管理業務獲得強勁業績,客戶資産達到1.5萬億美元,全球平均每位客戶代表管理資産總額增加至8400萬美元。而且,在資産管理業務方面,其核心業務部門連續3個季度實現盈利。

  該人士同時指出:“儘管歐美銀行業已連續兩三個季度唱響盈利的主旋律,但是仍不能過於樂觀。作為銀行核心業務之一的信貸業務並沒有出現本質性的改變。一方面,銀行尚未對企業借貸敞開大門;另一方面,個人消費信貸領域更是在高失業率的籠罩下危機重重。”(國際金融報 付碧蓮)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