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成本或決定成敗

2009-10-21 10:40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胡珊珊
  券商佣金水準相差懸殊 單筆投資金額不宜過少 操作不宜頻繁

  案例:李先生是2007年初上證指數在3000點左右時開始入市的,當時投入的資金在50萬元左右。如今,上證指數又回到3000點上方,卻依然沒有解套。

  李先生在統計過去將近3年時間的資金流時,發現所交的券商佣金達6.5萬元,印花稅近7萬元,過戶費也達1130元,累計成本達13.5萬元。自己不是虧在市場上,而是虧在鉅額交易成本上。

  成本差別大 宜挑選佣金較低的券商

  對於操作頻繁的散戶投資者而言,降低交易成本,或許是成敗的關鍵。目前,我國的股票交易成本除了國家統一規定的印花稅、過戶費外,存在較大差別的就是券商佣金了。

  目前,各家券商給散戶投資者提供的佣金水準存在較大差別,高的達0.3%,低的可至萬分之四,一般水準在0.1%~0.2%之間,通過不同券商進行交易,佣金水準可相差好幾倍。對於資金量達50萬元的投資者而言,進出一次,交易量將達100萬元左右。如果券商佣金為0.3%,則需交3000元的佣金,如果券商佣金水準為萬分之四,則只需交400元左右。

  在上下振蕩的行情下,投資者一個月進出幾次的情況很普遍,所交的交易成本差別也遠遠不止這個水準。

  因此,對於股市投資者而言,首要任務就是貨比三家,挑選一家交易費用相對較低的券商。

  控制交易頻繁度和單筆金額

  對於初入股市的新手而言,由於在買賣股票時心裏沒把握,因此習慣採取逐步買入和賣出的操作手法。對於資金量不是太大的投資者而言,這種操作手法可能會讓交易成本翻倍。

  為了獲得較低的券商交易佣金,最近王小姐將自己的股票搬了一次家,自己所繳的佣金水準由之前的千分之二下調至萬分之四,不過,在查看最近的資金流水時,王小姐發現自己的佣金水準降低得並不明顯。仔細一分析,才發現問題出在單筆成交金額太小上。

  根據證監會2002年發佈的《關於調整證券交易佣金收取標準的通知》,證券交易佣金收取標準不得高於證券交易金額的3%。,A股、證券投資基金每筆交易佣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B股每筆交易佣金不足1美元或5港元的,按1美元或5港元收取。由於王小姐在買賣股票時猶疑不定,所以經常採取先買入幾百股試試的方式,也正是這種方式,使王小姐支付了遠比約定水準高的佣金。以其中一筆交易為例,上週五,在同事的推薦下,王小姐買了500股的深天地,成交金額為4400元,然而最終券商扣了5元的手續費,一計算,發現實際上繳的佣金水準達到了0.11%,比自己約定的萬分之四的水準高了將近2倍。

  而在股市摸爬滾打了好些年的老股民蘇女士表示,自己往往看準趨勢後採取大筆砸入然後中、長線持股的懶人方法操作股票,幾年下來,所交手續費並不多。

  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必須想方設法控制自己交易的頻繁度,並儘量避免單筆交易金額過小。(方利平)

 

  聲明: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