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急不得,也等不得

2009-10-22 08:35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胡珊珊
  炒股要調好“火頭”,急和等,實際上暴露的是投資者心態浮躁、過於功利

  許多股民覺得,炒股的關鍵是品種選擇,只要抓住一兩匹大黑馬,從頭騎到底,就能賺個盆滿缽溢。其實,這只説對了一半。老股民都知道,與品種選擇一樣,時機把握也十分重要,而其中的關鍵在於“火頭”要準,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換言之叫做:急不得,也等不得。

  炒股,急不得,這是許多投資者的共同感悟。兩年前,大盤見頂6124點前後,無論是一直空倉的,還是高位逃頂的,如果缺乏耐心,手腳發癢,大盤和個股稍有回調便搶反彈,十有八九會被深套,急的結果———損失慘重。

  一年前,大盤自1664點起漲伊始,投資者如果心一急,把略有獲利的股票賣了,就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與未來10個月的反彈行情失之交臂;同樣,當8月份大盤觸及3478點前後,投資者假如頭一熱,手忙腳亂搶反彈,也會買在高點,急的結果———得不償失。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急性子大有人在。有人五六千點買入的股票,跟隨大盤調整起來,頗有耐心,但跌破2000點後急了,擔心大盤和個股繼續下跌,所以一遇反彈就賣了,結果拋在了地板價;有人300元敢買船舶、60元敢買鋁業,但當股價只剩下零頭、一兩折時又急了,牙一咬、心一橫,不計成本,割肉離場。

  急,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投資炒股,雖不能一概而論説它一定不好,但其中的弊端顯而易見。急得及時、急得得法,往往能急中生智,壞事變好;急不好,常常會急中出亂,事與願違。關鍵在於,在什麼時候急、在什麼情況下急,怎麼個急法。如果該急不急、不該急時亂急,這當然是炒股的大忌,這種急當然要不得。

  急不得,好理解,做起來也不難,只要把手腳管住,不應賣時就不賣,不該買時則不買,操作起來多一分耐心即可。但等不得可不是人人都能明白、個個都能做好的。譬如,在大盤起漲階段,輕倉甚至空倉的投資者,如果優柔寡斷、該買不買,就會在無休止的等待中錯失建倉的良機;同樣,當大盤從高位開始俯衝,重倉甚至滿倉的投資者,如果黏黏糊糊、該了不了,也會在一而再、再而三的等待中貽誤減倉的良機。

  急和等,是操作的兩種極端,也是炒股的大忌。大盤自1664點漲到3478點,再跌到2639點,經歷了此起彼伏、大喜大悲。期間,快跌慢漲的特徵非常明顯。如果在下跌開始階段,建倉的過於著急,減倉的過於猶豫,就會導致失誤,留下遺憾;當跌到一定程度,行情剛剛起來,如果減倉的過於心急,建倉的過於猶豫,同樣會造成無謂的損失。

  急和等,從表面上看,是投資者在進出時機的把握上缺乏功力,實際上暴露的是投資者心態浮躁、過於功利。如果在投資炒股中,能把滬深股市放在一個較長遠的歷史週期來面對,在對中國股市始終抱有足夠信心的同時,做到剛柔相濟、張弛有度,該休息時就休息,該出手時就出手,操作起來就會顯現出既富有耐心,又不乏果敢的大將風度,就會不犯或少犯急和等的錯誤。

 

  聲明: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