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壽攜手內地建合資壽險 除夕夜一拍即合

2008-02-15 16:00     來源:廈門晚報     編輯:胡珊珊
  建發股份(600153)近日公告稱,公司決定與臺灣上市公司——臺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經營一家人壽保險公司,雙方擬共同投資2.4億元人民幣,合資設立人壽保險公司,分別持股50%。這是繼融資租賃公司、基金公司之後,建發股份向金融業挺進的新動作。

  其實,建發投資開保險公司的事情在除夕夜就敲定了。“就是在除夕那天,我們收到了保監會核準。”參與合資公司組建的建發有關人士表示。廈門保監局官員也表示:“我也是除夕那天,收到了北京批復核準的短信。”

  登陸渴望

  和建發合作的臺灣人壽是第三家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臺資保險公司。

  早在2006年就有消息稱,臺灣人壽很快將會在上海設立一家合資子公司,從而有望成為第二家登陸內地的臺資險商。不過2007年年末,臺灣新光保險和海南航空的閃電合作,讓臺灣人壽進軍大陸市場排到第三。

  選擇一家大陸非保險大型企業合作,是臺灣保險公司進軍大陸保險業最普遍的做法。在此之前,臺灣保險業老大國泰人壽也以“一對一”模式,與東方航空在上海合資成立了同名企業——國泰人壽,這家公司在去年12月13日正式進駐廈門。

  對於臺灣人壽的進入,國泰人壽廈門行銷部經理張永明認為,這很正常,隨著臺灣地區保險市場的飽和,幾乎所有臺灣險企已明確將今後戰略重點鎖定祖國大陸。目前,十幾家臺灣保險公司已在大陸設立代表處,正式對外營業的,只有國泰人壽一家。

   落子廈門

  “臺灣的保險公司想進來並不容易。”張永明説,保監會對境外保險進入有嚴格規定,仍實行“5、3、2”規定,即總資産不少於50億美元、擁有30年經營保險業務經驗、在祖國大陸已經設立代表機構兩年以上。

  事實上,組建合資保險公司,並不是臺灣人壽進軍大陸的最初想法。2003年,臺灣人壽就在北京設立了代表處,不久後的2004年,臺灣人壽曾計劃以參股方式,投資總部設在上海的東方人壽。但由於東方人壽受累于股東“德隆係”案件而被保監會勒令停業,臺灣人壽投資計劃擱淺。

  2004年底,臺灣人壽開始同大陸企業商談設立合資子公司的計劃。去年6月19日,臺灣人壽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簡衍宏曾證實,南方航空和四川長虹曾是其候選對象。2007年下半年,臺灣人壽悄悄摸上廈門企業。

  知情人士透露,因為地緣、人緣接近,臺灣人壽方面一直傾向於和廈門大型企業合作,他們接觸過包括建發集團在內多家廈門企業。負責合資公司組建事宜的臺灣人壽海外拓展部的高瑞華去年數次前來廈門,了解廈門的經濟狀況和保險市場。

  “新公司名字已經有幾個方案了,不過還沒有定下來,總部則鐵定在廈門。”有關人士表示,這將是廈門第一家保險法人機構。

  一拍即合

  事實上,廈門市政府早有引入臺資保險公司的想法。2006年11月19日,《廈門市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出臺,提出將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引進各類保險機構集聚廈門;積極創造條件,加強與臺灣金融保險業的交流合作,引進臺資保險企業落戶廈門。鼓勵廈臺保險機構通過人員互訪、業務交流等方式。

  在廈門設立合資保險公司——臺灣人壽的想法與建發集團一拍即合,建發股份目前正處於業務轉型階段,保險業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領域。

  建發股份證券事務代表曾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調整了發展思路,改變以往靠低進高出賺取差價的單純貿易公司,向綜合的物流、資訊、諮詢以及金融服務提供商來轉型。

  建發內部人士稱,金融服務業是他們轉型非常重要的一環,開保險公司則是建發進軍金融業的關鍵一步。此前,建發成立了全資控股的廈門金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定位於為公司客戶提供配套的金融租賃服務;建發還和興業銀行聯合法國一家銀行設立合資基金公司,據稱,建發股份佔10%份額。

  對臺優勢

  一個多月前,廈門保險界高層人士就已認為,建發進軍保險業幾成定局。當時,建發股份和臺灣人壽聯手向中國保監會遞交了成立合資保險公司申請。

  建發內部人士説,建發股份的出資額為1.2億元人民幣。在昨天的公告裏,建發表示,保險行業在中國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發展前景較為樂觀,公司為戰略性進入中國保險業,決定與臺灣人壽成立合資公司。廈門保監局人士稱,建發和臺灣人壽聯手開設保險公司,對提升廈門保險業現有格局是有好處的,“這樣一來,更加突出對臺優勢。”

  張永明也認為,多一些臺資保險公司的競爭是件好事情,廈門是臺商較為集中的地域,被企業看好再正常不過。

  按照保監會的規定,建發和臺灣人壽的合資保險公司籌備期有一年。一年之後,這家廈門與臺灣聯姻的保險公司將開門納客。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